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海洋石油981”南海开钻 [发布时间]:2012-05-15

返回 打印

――我国海洋装备制造迈向“深水”
“海洋石油981”

    5月9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安全试运行,我国首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南海区域1500米深的水下探入地层。至此,我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从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海洋石油981”是中国深水油气开发舰队的旗舰,主要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该平台长114米,宽89米,高117米,最大钻井深度12000米,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第三代动力定位系统,可以在南海、东南亚、西非海域进行钻井作业。
    该平台的成功建造和使用,填补了中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突破的一个缩影,对于提升我国在海洋争议区内的话语权,增强深水作业能力,实现国家能源战略规划,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加速我国进军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和制造领域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关系矛盾日趋突出。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1.5%,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升。而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油气资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油气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发现具有战略接替性的油气开发新领域。 
    据悉,我国陆地和海洋浅水区都经历了4050年的勘探,勘探程度较高,发现新的大型油气接替领域相当困难。而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可以成为我国油气的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等原因,南海的深水油气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为进军南海深水,中国海油打造“深水舰队”,斥资60亿元人民币建成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担当了“海洋石油981”总承包设计、采购、建造和完工调试任务。该平台的成功建造,标志着该公司完成了从海上储油装置建造商,向深水钻井装置设计、采购、建造和完工调试总承包商的角色转换。

    延伸阅读

    “海洋石油981”的6个世界首次: 
    1)首次采用南海200年一遇的环境参数作为设计条件,大大提高了平台抵御环境灾害的能力; 
    2)首次采用3000米水深范围DPS3动力定位、1500米水深范围锚泊定位的组合定位系统,这是优化的节能模式; 
    3)首次突破半潜式平台可变载荷9000吨,为世界半潜式平台之最,大大提高了远海作业能力; 
    4)国内首次成功研发世界顶级超高强度R5级锚链,引领国际规范的制定。同时为项目节约大量的费用,也为国内供货商走向世界提供了条件; 
    5)首次在船体的关键部位系统地安装了传感器监测系统,为研究半潜式平台的运动性能、关键结构应力分布、锚泊张力范围等建立了系统的海上科研平台,为我国在半潜式平台应用于深海的开发提供了更宝贵和更科学的设计依据; 
    6)首次采用了最先进的本质安全型水下防喷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自动关闭井口,能有效防止类似墨西哥湾事故的发生。

    做大市场  提升竞争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开钻,意味着在海洋工程装备这块,政策红利,实质性步伐都已迈出。下一步,做大市场,提升竞争力至为重要。 
    在中国海油“深水利器”舰队建造之前,我国在海洋石油高端装备制造业上仍然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因此,我国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对海工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海洋石油981”的开发通过国家投资、专项支持,为海工装备企业提供了市场起步的重要机会。 
    而未来5年中,全球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将近3000亿美元。伴随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挺进深水,中国海洋石油装备产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海洋石油981”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拉开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序幕。我国海工行业必须抓住机遇,各方合力有效互补,在地域上形成一定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做大市场,从而提高行业竞争力。
    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完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形成先进的要素格局。同时,有效整合政府、协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力量,通过高技术改造,及时到位的资金投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品质、效率、创新、安全、绿色”的中国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品牌。

    相关新闻

    高端装备制造业确定5大主攻方向 
    工信部5月7日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为发展重点和方向。 
    《规划》预计,到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达到25%。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重点开展磁悬浮、列车制动、牵引控制、高铁安全监测、运营安全检测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 
    《规划》称,将进一步落实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制定鼓励发展的产品和技术目录,引导社会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聚集。(来源:中国水运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