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大代表毛光烈:浙江造船业要走出“做啥啥多,卖啥啥贱”怪圈 [发布时间]:2012-03-16

返回 打印

    3月7日,在浙江代表团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说,浙江造船业大而不强,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
    他说,浙江已有的造船规模(总吨位)世界第一,但“基本上在造船壳”,关键部件,如发动机、船用电子和其他装备,生产能力都非常有限。
    他举例说,一家日本造船公司在舟山设厂,钢板从日本运过来,船壳造好后拉回日本“装配”,再交付客户,舟山就赚了点加工费。
    “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变,浙江造船业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萎缩,上千亿造船设施的投资就可能晒太阳!”毛光烈不无忧虑地说。
    浙江造船业升级,主要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他说,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的立项要围绕主导与支柱产业的要求进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跨越”与产业的重点升级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世界范围的趋势看,当前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之间的时间越来越短。科研成果长期不能产业化,你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就有可能失效。”毛光烈说,这方面以电子产业最明显,电子产业里有个“摩尔定律”(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成果比人家迟18个月,你就输了。
    “我们搞经济、搞科技不能‘热热闹闹走过场’。”毛光烈说,浙江造船业,和整个浙江经济一样,要走出“做啥啥多,卖啥啥贱”的怪圈,迫切需要让科技与产业贴得更紧。“重点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做大做强,让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专项,应该大力提倡与支持,没什么不可以。”
    让他高兴的是,浙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幅已明显超过固定资产投入,企业100人以上的研发机构已达到407家,还出现了人数超过1000、2000的企业研发机构。“这样的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不亚于一般的大学。”(来源:都市快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