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船价水平已切切实实地挑战我们的成本底线,企业在积极追逐各类船舶订单的同时,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被形势严峻的市场掏空家底。”近日,国内一家大型船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阴睛不定,加上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国际船舶价格持续下滑并直接威胁到船企的成本底线。船企若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便可能陷入“无力接单”或“亏本造船”的处境中,从而难以在今后可能更加恶劣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的空间,业内专家对此深以为然,认为船价倒逼成本的阴霾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都难以散尽,船企降本工作要细致入微,不仅要对船舶设计、建造以及交付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梳理,还要建立一套使每位企业员工都厉行节约的激励机制,从点滴之处节约,使其汇流成海。
加强对船舶设计、建造以及交付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流手段.也是能立竿见影地收到实效的降本措施。不过,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绝大部分船企均对上述环节进行了地毯式的梳理.有的环节甚至还经历了多轮“洗礼”,降本空间貌似已经不大。然而,有业内专家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船企在降本工作中,绝不能忽略任何一条细流。在新形势下,船企要用创新思维对每个建造工序、管理环节进行审视,能省的环节则省,能合并的就合并,并细化每个环节的成本费用指标。因此,从细节入手,还是能让船企找到不少降本渠道。另外,有的船企为了方便交船,不惜成本地擅自将船用设备规格“增大一号、数量配多一点”的做法也已过时,此举不仅不能缓解船舶运营时船东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还会使船企建造成本增加。
企业运转的一切环节都是由人来主导和执行的,因此,降本的关键在于人。让每位员工都树立起“成本意识”,并将之主动贯彻到具体工作中,也是船企从细微之处着手降本的好途径。实践证明,“成本意识”一般只能被员工牢记一周,一周过后,曾经出现过的双面打印现象以及完全焊尽的焊条根又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早习惯了的单面打印和用了一半左右的焊条;有的船企将“成本意识”常抓不懈并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在激励员工主动节约等方面仍旧是空白一片。对此,有心理学专家表示,人一般都有从众心理,谁都不想成为群体中的异类,如果节约仅仅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那么,他或他们就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行为并随波逐流。因此.船企要在员工中长期贯彻“成本意识”,让节约观念真正根植于每位员工的脑海中,让节约习惯体现在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中;同时,应积极建立厉行节约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节约,并对那些提出有效降本建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企业的降本工程增加“推进剂”。万涓咸水,汇聚成河。只要人人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就一定能使企业的降本工作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一而再、再而三的降本会不会影响船舶的建造质量?业内专家表示,船东对船舶质量的要求在合同签订之时便已经记载在规格书中,船企只要按照规格书进行设计、建造及交付,就不会影响到船舶的建造质量。船企若能将有效的成本控制变成一种本能,更容易得到船东的认同,从而成为其接单的一大助力。(中国船舶报 胡 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