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1-3月,完成船舶工业产值114.6亿元,同比增长6.83%;其中造船产值93.7亿元,同比增长6.51%;修船产值10.9亿元,同比下降7.13%(外轮修理产值5.8亿美元,同比下降4.4%);船配等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32.3%;在全部产值中,造船占81%,修船占9%,船配等占10%。
2、1-3月,造船完工170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2万载重吨;新接订单290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2460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89万载重吨;上述三大指标分别占全国12.2%、27.6%和13.1%。
3、1-3月,造船出口9.5亿美元,同比下降14.7%,占全市出口额59.5%;修船出口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市出口额5.1%。
4、1-3月,修造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4.7%;利税总额-5亿元,同比下降110.7%;利润总额-1亿元,同比下降102.5%。(注:根据81家规模以上船厂统计).
二、显现特点及存在问题
1、造船三大指标占全国份额比去年同期都有提高。其中造船完工提高2.8个百分点,新接订单提高1.2个百分点,手持订单提高1.3个百分点。特别是新接订单的成绩非常突出,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7.6%。
2、新接订单还是手持订单继续向少数重点企业集中。在新接订单中,常石、欧华、扬帆、正和4家企业占95.8%;在手持订单中,金海重工、常石集团、舟山中远、浙江欧华、扬帆集团、浙江正和、五洲船舶等7家企业占93.8%。
3、造船完工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但出口值比去年同期减少。为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出口档期上的原因,主要还是船价下跌,造同样船,金融危机后所接的订单,船价普遍下降20-40%,个别散货船下降50%。另外,金融危机前所接的高价船,在交付时,船东要求减价让利,船企为了以后生意,只能违心同意,由此也影响了出口产值。
4、修船艘数和吨位比去年同期都有下降。据32家修船厂统计,一季度共修理船只605艘/14390076万载重吨,同比减少55艘/1876610万载重吨,减少产值8356万元(其中外轮修理减少1645万元)。在这32家修船厂中,修船艘数和产值比去年同期双增的14家,持平的3家,船减值增的5家,船增值减的2家,双减的8家,下减最大的一家船厂,修船数量减少12艘,产值减少12870万元。
5、船企融资困难,资金短缺较大。造船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船舶产品建造周期长,建造过程占用大量资金。船企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承接的船舶订单在付款比例上有很大调整,交船前付款比例,从最高点80%下降到40%,甚至降到20%,从分5期付款到分三期付款,造成企业在建造过程中生产资金缺口较大。今年初以来,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控制银行贷款额度,致使不少船企融资出现困难,影响正常的生产进度。
6、企业利润严重下滑。由于原材料涨价、劳动工资提高、融资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企业利润大幅下跌,从81家规模以上修造船企业统计,一季度利润总额倒亏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2.5%。
7、相当一部分企业用工仍然紧张,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三、出口船舶预警工作中几个动向性问题
1、从三家修船厂了解,修船价格略有提高,以换板基准价为例,每吨价格从去年的900-1000美元,上升到1300美元左右,但仍然低于周边一些国家,和新加坡至少相差3000-4000美元/吨。这个问题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代表在亚洲一次修船会议上曾经有过投诉:如果中国修船价格继续降低,他们将启动WTO反倾销程序。所以低价接单有害无利,既影响企业效益,又遭国外质疑,必须加以改正。
2、国外大量低价船机,长期充斥国内市场,将对我国船舶工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报道说,韩国一家造机企业,不论中方报出什么样价格,其报价总是低于中方一个百分点,有倾销之嫌,如果这种行为屡屡出现,就形成低价倾销了,这对中方造机企业肯定不利。我市中基日造有限公司是生产低速柴油机的厂家,第一阶段年制造能力30台/70万匹马力,第二阶段年制造能70台/150万匹马力,每台价格1000-2000万元人民币,如果国外船机低价进入,会对该企业带来影响。
3、世界海事组织(IMO)推动的一系列新规范标准先后进行实施:(1) 涂层新标准(PSPC)2010年已经实施;(2)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CBS)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3)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强制执行时机极有可能在2013年;(4)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2014年1月14日正式生效;另外还有压载水公约,船舶噪声防护、油船货油舱蚀钢标准,未来完整稳性标准等,这些新规范标准,像一道道关隘,等着企业去逾越,假如跨不过去,就会失去接单资格,最后是无米下锅。
舟山市出口船舶预警点工作小组
201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