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融资难:击倒船企的致命之剑? [发布时间]:2011-04-20

返回 打印

    船价大幅下跌,首付款和进度款减少,使船企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此时,银行却收紧银根――
                                      融资难:击倒船企的致命之剑?

    今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3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紧缩银根,控制放贷。当前,船市疲软让船舶企业承受着更低的船价、更少的首付款和进度款等带来的资金短缺压力.而流动性紧缩无疑将使饱受交船难、接单难、人工及材料成本上升快等问题困扰的船企面临着更大的资金缺口.毫无疑义,如果不能填补这个缺口.不少船企将被断裂的资金链击垮。
    据了解.不少船舶企业2012年上半年的开工船将断档,迫切需要承接新船订单。然而,已大幅下跌的船价和融资难问题让船企在接与不接上犹豫不决。在上一轮船市火爆期,不仅船价高,而且首付款比例至少为两成,进度款分4期,每期支付20%,有的订单首付款比例达三四成甚至更高。船企资金流较为充裕,很多企业不需要银行贷款就能周转自如。如今却是“冰火两重天”,不仅下跌的船价让船企几乎无利可图,而且船东提出的付款条件更加苛刻。不少船东提出,后期进度款按每期10%支付,交船时才付清余款。这样的订单能不能接?接后资金缺口如何解决?船企负责人为此苦恼不已。
    黄海造船公司总会计师张新生算了一笔账。如果目前所承接的订单付款条件均为首付20%、进度款每期支付10%,那么在高价船向低价船过渡时期.该公司约需要40亿元的融资特别是保函服务,这些资金绝大部分只能依赖银行支持。只有这批新船交付、余款收齐,企业资金才能进入新的循环。事实上,绝大部分船企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融资需求大同小异。在不久前由中国进出口银行主持召开的一次船舶融资问题研讨会上,不少船企负责人强烈呼吁银行给予更大的融资支持,帮助船企度过“艰难岁月”。
    与船企的迫切需求相反,银行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执行限制流动性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融资贷款等实行严格控制。船舶行业也被列为产能过剩的高风险行业.只有大型国有企业和极少数大型民营企业才得到银行足够的授信。即使这些企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对此.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表示,银行从资金安全和国家产业政策角度,控制融资、助优扶强可以理解,但不能谈“船”色变,更不能搞“一刀切”。船舶行业虽然产能过剩,但不少船企生产经营形势良好,管理规范,产品在国际上颇有竞争力,只是在特殊情况下资金出现缺口,银行对这些确有实力的企业应该给予支持。
    不可否认.相对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船舶融资的主战场在欧洲,那里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和风险分担方式,保函基本由保险公司开具。不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船舶融资规模大幅萎缩,许多船东不得不依赖建造国的融资支持。而我国船舶融资业务起步不久,金融机构经验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方式,因此对融资审核非常严格。这虽然降低了金融机构自身风险,但是收窄了船企融资渠道,不利于船企接单。
    对建设造船强国来说,完善的船舶融资服务不可或缺。在船市低迷、欧洲融资业务锐减的情况下.船舶行业迫切需要国内金融机构“扶一把”。事实上,船舶工业的迫切需求也为国内金融机构拓展船舶融资业务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为此,船舶行业迫切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促使金融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船舶行业;希望金融机构深入研究船舶融资和保险业务,科学分析风险率和赔付率.创新服务品种,更好地满足船企的融资需求。融资难,不应成为击垮船企的致命之剑。(中国船舶报  桂雪琴)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