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行业洗牌中小船企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1-04-18

返回 打印

    “造船行业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开具保函.在接单方面非常被动。”江苏一家船企的高管表示,船舶行业的整合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加速中小型船舶企业将陆续成为并购目标。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已显露出兼并重组迹象。与大型企业集团相比较,许多中小型船企在承接新单能力、生产经营管理及融资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目前已逐渐显露出生存危机成为兼并重组的主要对象。在这种形势下,中小型船企该何去何从?记者目前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实力偏弱
    专家建议:细分市场.找准定位
    与日、韩船企以及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相比较,我国中小型船企的差距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然而,要想缩小这些差距,并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又谈何容易。一位来自中型民营船企的老总就向记者坦言,面对目前的船市,企业的确存在发展的困难,特别是在行业调整转型期,企业的产品定位及未来的发展、投资方向令人感到迷茫。
    对此,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学院教授姚震球首先从存在的差距方面进行剖析:一方面,在产品结构上,日、韩船企的种类配置与技术水准都略高我们一筹,而且,日、韩企业内部之间就有产品的严格分工,几大船企在行业内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拥有自己的优势船型,形成了标准化发展模式,而我国大多数中小型船企还都以三大主流船型为主要建造对象;另一方面,在生产流程和节奏上,我国中小型船企都还处在“后道工序等前道工序”的状态中,日、韩企业则始终保持着节奏化生产。此外,就自主研发能力而言,我国的中小型船企技术积累少,配套能力更弱,特别是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上,与日、韩船企相比存在着极大差距。因此.他建议中小型船企细分市场,找准定位,形成自己的主打产品;有些还未形成产品定位的企业,可以发展海工辅助船或海工装备配套,做中间产品的建造者。
    管理缺失
    专家建议:苦练内功,强化集中管理
     “中小型民营船企在管理上粗放、起步低,基础欠扎实,重短期利益。”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文君表示,目前,中小型船企在设计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及信息化管理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他指出,一方面,在设计管理中缺乏自主设计能力、无工厂设计标准和基准、技术处理能力低、对生产支持不够及时有效是中小型船企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多中小型造船企业并没有自己的设计研发中心,通过委托专业设计研发机构代为设计。在物资管理中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采购和物料安排不及时,应急采购过多、过频繁;同时,物资缺乏分类管理,各类物资走相同的管理程序,工作效率低下,在信息管理中,没有综合性业务系统投入运用,技术力量不够。有经验人员参与项目少。缺乏应用系统实施组织和管理的经验。因此,其在生产管理中难以做到设计、物资、生产的综合平衡,致使矛盾冲突不断。
    事实上,内部管理散乱是大部分中小型船企的通病,特别是现场作业管理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船舶产品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大,甚至造成船舶不能顺利交付。
    为此,业内专家表示,要跟上船市新一轮的发展,内部管理的革新是这些船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船企要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确保船舶顺利交付;另一方面,改变管理模式,摒弃粗放型管理,强化集中管理,如资金集中、经营集中、采购集中、研发集中等,建立以生产计划为核心,采购、成本、收入和现金流与生产计划紧密联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成本控制管理;同时,把设计、经营、采购、生产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生产经营全过程成本控制机制,另外,以确保交船和降低成本为目标,强化定额管理,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兼并加剧
    专家建议:分工协作,打造集群
    在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等因素影响下,船企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此,专家表示,由于成本上升压制了利润水平,这给中小型船企带来致命打击。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江浙地区不少中小型民营船企已在国际金融危机这场暴风雨中销声匿迹,有些已经成为当地龙头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或小分厂。
    据了解,去年,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并购长博造船厂作为其未来替代旧船厂生产的基地,也由此拉开了其兼并扩张业务的序幕。日前,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与浙江开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购买后者旗下的浙江德兴船舶工业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事宜达成协议,并举行了签约仪式。业界分析认为,诸如此类的兼并重组事件在行业里还将进一步增多。
    面对此轮行业洗牌,专家表示,一方面,尚有一定基础的中小型船企应加深推进壳、舾、涂一体化的建造主流程,不断优化基于设计、生产、物资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并扎实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另一方面,对分散的小规模造船企业,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形成产业集群。政府通过对岸线资源条件好、管理能力强、信誉好的企业进行筛选,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推进总装造船模式,使其成为地区行业的“龙头”。“龙头”企业只总装造船,船体分段等工程则按项目分包给中小规模的专业船厂,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首的造船产业链。此外,企业间还可实施合作联营战略。有条件的中小民营船舶企业可与大型国有船舶企业合作联营,为后者承担船体分段、大分段、船体单元、系统单元、组合单元等的制造及开展其他形式的合作,使国有大型企业致力总装,这不仅能实现双赢,而且为现代总装造船创造了条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有效提升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吴秀霞)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