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散货船市回暖不易 “双高”船才是未来 [发布时间]:2011-04-18

返回 打印

[内容提要] 当前,全球散货船市场仍处于持续低迷状态,而包括LNG船在内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正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尽管目前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较今年2月初的近期低点有所反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仍徘徊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线上,加上新船交付加剧运力过剩、旧船拆解量少以及航运业自身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散货船市场只能在弱势中向前发展。希腊船东商会顾问刘彦宾近日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散货船市场仍将处于持续低迷状态,预计市场持续回暖要到2013年。无独有偶,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刘玮也认为,散货船市场的未来不容乐观,不过,包括液化天然气(LNG)船在内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正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船企在“双高”船建造上应有所作为。 

    散货船运力供过于求是直接拖累该型船市场回暖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希腊船东商会统计,目前全球散货海运需求的年增长率约为8%,但世界散货船运力增长得更快:2011年,将有约占现有船队运力17%的新船交付运营;2012年,这个数字仍将高达15%。由此可见,今明两年,全球干散货船队的过剩率将分别达到9%和7%,即使出现船东更改或撤销订单的现象,全球散货船市场持续走软这一总体趋势也难以被逆转。另外,今年发生的澳大利亚洪灾以及日本大地震,在一定时期内也直接加剧了这种过剩的程度。散货船市场回暖不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旧船拆解效果不明显。数据显示,在老旧船舶拆解率最高的1986年,拆解船舶数量占船队总规模的比例也仅为5.5%。即便按这一比例来计算,当前过剩的运力依旧无法被完全消化。更何况基于成本效率考虑,只有不再有利可图的散货船型才会被船东送去拆解,倘若遇到运输旺季,船东就会暂停甚至取消船舶拆解计划。

    事实上,航运公司也不看好短期内的散货船市场,并开始积极调整其订船及运营策略。“目前,大部分散货船的确处于赢利线以下,属于名副其实的‘潜水艇’,但从中长期来看,回暖是必然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裁李绍德对未来散货船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据悉,为了应对当前的疲软市场,中海集团将更加灵活地依据市场表现来制定发展战略,如只在获得15年以上的舱期合约后才下单订造新船,与有信誉保证的钢铁企业和电力企业开展相应的沿海散货运输服务等。

    令人忧心的是,过去几年,我国船企承接了大量散货船订单,有一大批散货船将在今明两年内完工,而依据目前的市场走势,其交付难度可能加大。对此,业内专家建议,相关船企要有心理准备,严格控制散货船的建造质量并在约定的工期内交船,不要因为驾轻就熟便放松要求,要尽力避免可能出现的麻烦。最重要的是,船企要尽快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自身船舶设计及建造能力,尽力开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目前,与散货船市场疲软相反,“双高”船及海工装备市场逐渐活跃。据统计,截止2月中旬,全球今年已成交钻井船订单15艘、钻井平台订单11座,而韩国、新加坡船企收获颇丰。另外,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这直接导致各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核能安全的关注度,不少国家加大了对核能利用的控制力度。可以预见,LNG将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而与之相关的LNG船则可能迎来订造热潮。这无疑为船企指明了努力方向,让船企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来源:中国船舶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