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舟山市外经贸企业协会顾问
包张静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截至3月14日上午,此次灾难已造成2100人遇难,几万人失踪,财产损失无法估量。但鉴于当前进展及相关评估尚未出来,以过去情况来看,还很难就本次灾害对其国内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做出准确研判,对航运市场影响总体可能喜忧参半,对日本造船业和世界造船业影响较为有限。
一、对本国及世界经济影响分析
(一)地震对资本市场的即时影响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应声下跌。
亚洲市场:由于强震发生于北京时间11日13时46分,临近亚洲股市收市,使得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股市下跌。其中,日经指数下跌1.72%,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下跌1.04%,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综合指数下跌1.27%,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6%。
欧洲市场:英国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下跌0.28%,德国股票价格指数和法国CAC40指数分别下跌1.16%和0.89%。英国金融时报300种股票指数一度下跌0.8%,跌至去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市场:截至北京时间12日零时,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4.3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8%。衡量全球股市表现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指数(MSCI)一度下跌0.6%,至1月底以来最低水平。
(二)对日本本国经济的影响
本次地震是日本有统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所引发的海啸对灾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针对影响,客观的说由于余震还在继续,做震后损失评估还为时过早,也很难对未来经济影响做出较为准确的言判。但以历次震后经济走势来看,我们判断,此次仍旧可能延续以往的这种规律,短期影响的不利面巨大,但长期影响可能利大于弊。下面我们试着与1995年阪神地震作比,大概评估一下此次灾害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第一,总体判断。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日本的产业扩散在全球各地,GNP(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单从经济上看,已经在海外打造了一个新的日本。它创造的许多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统计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尽管看上去经济增长停滞,但这只是表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土发生的大地震对日本经济以及重要产业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第二,此次地震预估损失还不确定。媒体报道的本次地震可能的损失为100亿美元为据,那么和1995年阪神大地震所带来的损失约1000亿美元相比,其影响规模相对较小。但是,15日有机构评估,此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10万亿日元(折合1200亿美元)。
第三,受灾地区占本国经济总量比重不大。本次受灾4县(主要4县,分别为日本岩手县、福岛县、宫城县和茨城县)占日本在6%左右,而1995年大阪和兵库两个最严重的受灾区(不包含其他波及地区)占当时日本全球GDP比重达12.4%。此次受灾地区4县与1995年阪神地区在当时日本经济中的地位无法相提并论。
图1. 此次地震受灾4县经济地位相对较低
第四,受灾地区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对制造业影响不大。在此次受灾4县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高达69%,而第三产业主要为不可贸易的服务业。而1995年阪神地震受灾区处于日本产业核心地带,当时阪神二地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高达13%。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征判断,本次地震对该国制造业破坏应该是比较有限的,可能要明显弱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
图2. 受灾4县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由此可见,无论是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灾害初评估,或受灾地区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对国民经济实际影响等角度,此次地震(海啸)带来的影响可能要弱于1995年阪神地震。同时,大家知道1995年阪神地震对生产的实际影响也是短期的,震后生产恢复非常迅速,并且某种程度上有效带动本国经济繁荣。为此,我们认为此次地震危害对日本工业生产带来的冲击总体上较为有限。
(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波动或变化必然会波及全球,至于此次地震对全球经济带来何种影响,笔者试着分析如下几方面:
第一,从产业链条角度看:长期以来,日本经济发展逐步构建“雁行形态”的模式,即以本土企业为雁头,掌握上游产品和技术;其次是韩国和台湾地区,主要为日本技术做配套;最后才是中国大陆地区所扮的“雁尾”角色,为“日本制造”做组装,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从这个角度而言,受地震破坏的日本本土产业,不可避免地要波及到下游,特别是中国大陆的一些工厂。
第二,从金融链条角度看:首先,长期看,持续贬值变相突出人民币价值,导致人民币相对日元升值压力增大,由于日本债务总水平很高(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总量的200%),日本债市完全可能影响全球市场,造成连锁反应,世界金融因此而引发较大动荡;再次,日本震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而日本资金回流会导致资金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另外,此次地震将对全球保险业带来严重冲击,据英国“JP摩根-卡泽诺夫”投资银行预计,日本地震给欧洲再保险机构带来“10亿至20亿美元,甚至更高损失”。
第三,从不同阶段影响来看:鉴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地震造成的临时性出口中断必然会对其他国家企业造成影响。例如,日本芯片业占全球市场的五分之一,像苹果iPad这样的畅销电子产品也极度依赖日本厂商的NAND闪存。又比如,波音公司787型“梦想”客机的机翼、主起落架等重要零部件均由日本厂商提供。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影响也将是短期的,长期影响较为有限。
第四,从对全球能源供求走势影响来看: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以及动力煤进口大国。日本受到的影响将对全球石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加之近期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政局动荡导致石油产量减少,全球能源价格可能进一步上升,甚至拖来全球经济复苏。
二、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
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立即关闭国内所有港口,据英国劳氏统计,当日日本因港口关闭造成的损失达34亿美元。日本港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和东南部,多数港口离震区较远,没有受到直接冲击。目前,我们只知道位于震区的仙台港遭遇毁灭性破坏,尽管该港口是日本比较重要的集装箱、原油港口,但是对整个日本港口运营影响十分有限。
图4. 日本主要港口地理分布状况
就对国际航运业影响而言,我们还得从地震对日本相关产业影响波及的途径来分析,在航运市场方面主要体现在不同货类运输上。
――对国际油运市场的影响
目前,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和原油进口国,消费量占全球的5%,进口量占全球9%;另外,日本也是全球第四大炼油国,2009 年日均加工能力为462 万桶。据报道,目前,至少五家炼油厂在感应到地震时自动关闭,这些炼油厂日加工能力总计120 万桶,相当于日本总炼油产能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此看来,短期内日本成品油生产萎缩必然加大对外依赖度,从而带动成品油的进口需求;但另一方面,短期内由于炼油能力减少,对原油进口需求必然随之萎缩。总体而言,此次灾害对日本油运市场影响是双面的,在炼油能力全面恢复之前,将对原油海运需求有轻微负面影响,而成品油运输则可能从中受益。
――对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影响
干散货主要包括大宗(铁矿石、煤炭、谷物、磷矿石和铝矿石)和小宗散货等,下面我们就从这些货物着手来分析这一问题。
1、铁矿石运输方面
铁矿石需求取决于日本钢铁企业状况,在此次地震中,日本钢铁业遭遇较大冲击。到目前为止,日本最大的三家钢铁企业位于东京湾的五个钢厂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其中,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位于岩手县的钢厂已停产;住友金属工业位于茨城县的鹿岛钢铁厂的高炉已熄火停产;JFE 钢铁东日本炼铁厂因燃气管道破损发生火灾。据相关统计,日本三大钢铁企业在东京海湾的粗钢产能合计约2550 万吨/年,按2010 年12 月日本粗钢产能利率计算,东京海湾5个大钢厂的停产(减产),将导致日本每月约180 万吨产量的减少,占2010 年月均产量的20%。假设这三家钢厂停产期为半年,那么海运铁矿石市场可能丧失2220万吨铁矿石需求。
年初以来,全球好望角型散货船航运市场本来就十分不好,航运费率再次跌至历史罕见低位,如果日本钢铁产业不能及时恢复,我们预计从巴西、澳洲发往日本的铁矿石运量会明显下降,短期内全球铁矿石海运市场将雪上加霜,必然对大型超大型散货船新造船市场的发展增加更大的压力,船厂新船交付难度也将变得更大。
图5. 日本钢铁企业分布及受冲击的状况示意
2、煤炭运输市场
受此次灾害影响,日本福岛第一和第二核电站1 号、2 号、3 号发动机已经自动停止运行,同时日本境内所有核电站全部关闭,更令人担心的是,截止到2011年3月15日,日本核电站已经累计发生4次大爆炸。目前日本核电发电量在本国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大概在1/3 左右,可以说,核电正常运营情况直接决定日本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工作。
从后期发展看,灾后核电站停堆或爆炸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而火电厂则没有这一过程,为了能够确保经济迅速复苏和灾后重建工作有效开展,电力保证是前提和基础。我们预计,短期内日本对火电的依赖肯定会有大的跃升,煤炭进口需求必然在原先基础上有大的增长。日本是全球最大动力煤和焦煤的进口国,2010年煤炭海运进口量分别占全球的19%和28%。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啸引发的海浪也冲走了部分电厂的煤炭库存量。
可以预见的是,此次地震带来的核电站关闭和电厂煤炭库存减少,必然会带来补充煤炭库存的需求,必然由于承担更多发电任务带来的动力煤增长的需求(可能维持时间较长)。我们认为,短期内所有的这些变化均可能给以承运煤炭为主的巴拿马型散货船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会进一步带动这一船型的新造船市场。
――对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
目前有关集装箱运输市场方面的信息较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短期封港会导致日本始发或者到港的航线会受到影响。但有一点,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日本可能会加大对小宗货物(如,生活用品等)的进口力度,一定程度上会带动额外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另外,在本次灾害中,日本受损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仅为仙台港,而该港口201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0万TEU左右,不足东京港集装箱吞吐量的3%;其它主要的集装箱港口,如东京港、横滨港、神户及名古屋港等受影响较小或者未受影响。为此,此次地震对于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
三、对本国及世界造船业的影响
(一)对日本造船业总体影响有限
日本主要造船厂集中在南部、东南部的九州岛和四国岛等地区,远离此次地震重灾区,受相关影响也较小。此次灾害中,受灾船厂主要集中于日本东北地区,主要有北日本造船、山西船厂、铃木造船所、木户浦造船和吉田造船铁工所等,但这些船厂均是以生产小型船舶为主的小船厂,如山西船厂现有的手持订单中有4艘2.4万载重吨的散货船,以及2艘不到1万载重吨的汽车运输船。很显然,此次海啸并没有给日本造船业产生多大实质性的冲击。
图6. 日本主要船厂及受灾分布图
但是在震后整体经济走低、金融形势趋紧、电力和交通紧张、钢材成本上升、尤其是福岛核辐射问题前景未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日本造船业必将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其今年的生产经营无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东北部中小型造船企业在地震中损失惨重
本次地震中,位于宫城地区附近的日本中小型造船企业损失惨重,生产设施遭到损害,生产经营工作也已暂停。其中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北日本造船、吉田造船铁工所、木户浦造船等造船企业,具体受灾情况如下:
在受灾严重的宫城县地区,位于 仙沼市的吉田造船铁工所、木户浦造船生产设施因火灾已经损失大半。位于石卷市的山西造船生产设施也已损失大半,同样位于石卷市的铃木造船所生产设施已经完全损失。位于盐釜市的东北船坞铁工停在码头的两艘渔船已经被冲走,变电站已经无法使用,船坞已经下沉。同样位于盐釜市的宫城造船铁工下属事务所部分也遭到损害。位于宫城县周边岩手县久慈市的北日本造船久慈工厂的造船生产设施大半已经损坏,其位于青森县八户市的北沼工厂有三艘在建船只已经停止建造,船体外板也遭到破坏。此外,位于北海道函馆市的函馆船渠受海啸影响,工厂内部分地区已经被海水淹没,工厂宣布近日将对电力系统等生产设施做进一步检查,预计生产工作将于3月中下旬恢复,但其室兰制造所没有受到损坏。
所幸的是,上述提到的船厂除山西船厂、函馆船渠可建造远洋船舶外,其余均为建造近海船舶、渔船等小型船厂。其中,山西船厂主要是建造小型LPG船及汽车运输船,函馆船渠主要是建造灵便型散货船。从造船完工量来看,2010年山西船厂完工量仅为6万载重吨,函馆船渠完工量为28.7万载重吨,两者加起来仅占2010年日本造船完工量的1.1%。因此即便这两家船厂受到损害较为严重,也无法对日本造船业的整体实力和造船产能造成本质性影响。
表1. 日本船厂受灾情况表
船厂 ![]()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