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质量”谋效益 [发布时间]:2011-03-18

返回 打印

    自上世纪60 年代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后,“零缺陷”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迅速得到了传播和应用。同样,技术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线条中的第一道工序更应重视质量管理。而其中的员工职业化、生产系统化、工序标准化、度量精细化、改进持续化过程则是技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员工职业化。它是精益质量管理的首要成功要素。在促进员工职业化进程中,文化氛围的培养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条线中,文化氛围主要包含学习热情的氛围,工作热情的氛围,协调沟通的氛围和目标性统一的氛围。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讲究全面性的技能提升,才能不断促进员工职业化的成型。
    生产系统化。就是要从全局寻求影响质量、效率、成本的关键因素,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在技术层面上,船机管电舾各专业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同时又以工程项目为独立系统,各专业为其子系统,以总体质量、进度为大局,相互沟通,集其利、善其弊,迎合公司大局工程要求,才能实现质量、效率、成本的最大化。
    工序标准化。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在技术工作应用上,要以公司质量体系为基础,强调每道工序环节的标准执行,严格以现有的各类规范要求、行业标准为依据和基准,将技术图文工作发展成“流水线”形式的模式化。同时,在内容上要形成大致统一的格局,注重图纸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度量精细化。它是工序标准化的进一步要求,着重统计、比较和改进。在度量中比较、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树立标杆或目标,最终得以改善。目前,我们的技术工作也正是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改进持续化。改进持续化在质量管理中起承前启后作用,是度量精细化的延续和要求,缺少改进持续化则度量的作用将削减,而员工职业化、生产系统化、工序标准化则会缺少新的活力和要求,管理将止步不前甚至于倒退。只有以“零缺陷”为目标,不断的追求精细,追求创新,杜绝病弊,善于不断的分析、总结,求得改善,才能求得精益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
    精益的质量管理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它的价值毋庸置疑,只有将技术工作侧重点放在“质量”上,以质量谋求发展,才能最终达到“质量免费”,才能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吴建强)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