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亚洲造船技术论坛(ASEF)近日在日本京都市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共9个国家的135名代表参加了论坛。中国造船界代表团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组织,成员来自中船集团公司、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中外运长航集团、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9家单位。
论坛主要围绕船舶噪音保护、水密舱室的水压试验、油船正式安全评估、新造船有害物质清单的标准化、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基于目标的新船结构标准 设计透明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调的共同结构规范、印度尼西亚的灵便型散货船STAR50为满足国际规范公约的设计变更沿革介绍、非政府组织有关知识等9个议题展开。
关于新造船有害物质清单,日本专家介绍了按国际拆船公约的要求进行试用的情况,中国专家分析了该公约对造船业的影响,并建议,为了避免公约生效后在执行中可能发生混淆,造船界必须使用统一的操作手册。为此,论坛最后提出,应在亚洲造船专家论坛内成立一个工作/联络小组,并建议由日本造船协会任联络员。
关于PSPC,中国、日本、韩国专家介绍了各自实施情况,分析了其对造船生产的影响,日本、韩国还重点推介了其制定的PSPC实施标准。专家提出,造船界对PSPC的理解与实施要统一,船企在PSPC方面应占主导地位,并建立新的行业标准。为此,论坛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通讯小组,以促进PSPC的统一理解与沟通。
对基于目标的新船结构标准 设计(GBS)透明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调的共同结构规范(HCSR)问题,专家指出,协调的结构共同规范工作的最大挑战是要统一现有的油船与散货船的结构共同规范,同时还要涵盖GBS的要求以及时间问题,并建议制定行业标准以指导船舶建造档案的操作,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应留给造船业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讨论,船企与船东也应该协力合作,以实现GBS的共同目标。(中国船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