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对中基配套工程部第三季度产品数据统计分析中,惊讶地发现这一串令人兴奋的数据:
2010年7月,中基管子内场制作对外报验一次合格率100%,表面处理合格率99%;
2010年8月,中基管子内场制作对外报验一次合格率99.7%, 表面处理合格率100%;
2010年9月,中基管子内场制作对外报验一次合格率99.9%, 表面处理合格率99.9%;
无需置疑,这些数据代表着中基配套工程部的一种崇高的荣誉,数据的背后,我们更看到了中基配套工程部艰难起步、奋发图强、精诚合作、造就辉煌的成长历程。
中基船业于2008年10月全面投产,当时的配套工程部作为生产前期需介入部门之一,没有管子制作场地、没有作业设备、更没有办公室,唯一拥有的便只是一群认真细致、意气风发的专业团队。面临公司首制船T003开工任务,配套部不得不将管子制作、舾装工作拉到金海重工完成。工作虽交出去了,但配套部的所有人员丝毫未闲着,他们仔细分析了公司发展趋势,依据两个船坞一年建造8条17.6万吨散货轮船的需求进行人员配置、明确部门人员分工、进行产品质量意识教育、确定部门质量目标和问题处理预案。“设施设备跟不上,人员意识必须超前。”这是配套部部长卓列波当时的工作目标。
经过精进建设的团队果然在不久便发挥了超常的作用。在J0031船的管子安装中,比利时船东代表JAYARAMAN在检查中发现安装到船上的管子很多不合格,他表示如不能及时整改到令其满意,他将停止对公司其他项目的报验,这对公司整体造船来说影响太大。卓列波部长挽袖上阵,一方面与船东协调沟通,“中基任何一条船上的管子我都会负责到底”,承担起责任,表明整改决心,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卓部长心里十分清楚影响这些管子不合格的质量因素,他只对自己的部下们说了这样一句话:“既然有我们这样一个部门存在,就必须承担起部门责任”。为了不延误造船进度,配套部全体员工不分昼夜,克服设施设备不足,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上千根不合格管子的整改。
谁都没想到,这次由不完美开始的合作奠定了该部门后来与船东间完美合作的基础。在长达两个月的整改中,船东船检见证了该部门员工认真细致的办事态度、优秀的精神面貌,从而辐射出对该部门建造出的产品信任。比如对管子表面处理外协单位确定上,该部门在罗列了众多表面处理厂家后,并未直接确定最终合作单位,而是邀请船东亲自进行考察,通过对生产规模、资质考评、产品检验等,重新确定了江苏的一家表面处理单位,事实证明,双方在管子破损完整度、数量、质量、镀锌等项目上均合作得相当成功。
除此之外,配套部在卓列波带领下,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良好运用质量体系,得到船东船检一致认可。该部门采取部门内三级品质管理方案,即工人对下料的材料和图纸的辨别、对上道环节合格性的检验、对自身施工标准和产品的检验,这种检验生产一体化的品质管理体系,使该部门产品品质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不管是应对ABS标准、CCS标准,还是公司现阶段推行的PSPC标准,卓部长都充满信心,因为他们坚持把任何行业标准转换成了“以人为标准”,去适应它,而非受其束缚,难怪印度船东、乌克来船检在管子报检时不约而同表示:“中基制造的管子,完全可以直接签署通过。”
“产品如人品,产品不好,就是人品不好。”这是卓列波部长对自己和带领的团队的工作要求,近乎苛刻,却反映出该部门真实的管理写照。面对这些凝聚着汗水与智慧的数据,卓部长强调:“100分才是及格分,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理应达到的工作任务。”(邵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