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温度达到了35度,钢板温度达到50度,焊枪打在钢板上,空气中的温度达到70度。在金海重工中基造船基地,笔者看到了这一串火热的数据和一个个火热的工作场景。
在加工车间,笔者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名工人趴在钢板上作标注,旁边一台庞大的风扇却背对着工人独自吹着。为什么不把风扇转个方向呢?趴在钢板上标识完毕的小伙子迅速起身,似乎看出了笔者的疑惑,用被汗水湿透的衣袖擦去满脸汗水,指着正对着风扇的机器说:“天气太热,它也很热啊。”原来这台肋骨冷弯机,运作时间长了,加上气温过热,容易出现故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人们将这台唯一的风扇用于冷弯机的冷却。小伙子说,我们忍一忍就过去了,机器停了可不行,加工车间作为造船第一关,一定不能让生产慢在起步阶段。
在船舶分段制作场地,笔者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着一身湿漉漉的工作服,脚蹬一双沾满灰尘厚重的劳保鞋疾步行走在一个个分段之间,时而摊开手中的图纸,时而拿起手机紧紧贴近耳朵,在轰鸣焊机声中大声地说话,他是来自湖北黄冈的胡孝青,刚到中基从事室内工作,今年5月份主动申请到外场作业,恰逢气候最热的几个月,他原本白净秀气的脸变得黝黑粗狂。小胡指向身边正在制作的HB04分段说:“这个分段是船体分段中难度最大,作业环境最艰苦的分段,工人必须爬到水密舱进行全融焊。”笔者走近分段试图向内张望,顿时一股刺鼻的锈铁气息夹杂着二氧化碳袭来,不由摒紧呼吸,转身掩面。一会,一名工人佝偻着身躯从分段内钻出来,“外面舒服,出来透透气。”他叫王海军,今年28岁,来自河南的一名电焊工。经询问得知,由于天气太热,钢板的温度达到了50度以上,而打开焊枪作业时,身边温度达到70度以上,而且水密舱里空气不流通,电焊产生的焊气、二氧化碳回旋在密舱里,人根本不能呆久,所以他们通常每隔半小时出来透次气。而且每次密舱作业必须是两人在场,发生中暑、气体中毒、昏厥等情况能互相照应,及时汇报。王海军全副武装,衣服已经被汗水泡得看不到一处是干的,额头眼睛鼻子像被人恶作剧了,一条条混浊的黑色肆意涂鸦在他本来就黝黑的脸上。
进入位于6号船坞的J0032船舱,笔者把手碰到搭起来的索桥扶手就条件反射缩了回来,扶手被赤裸裸的太阳炙烤得无法触碰。当双脚踏进船舱,两眼顿时漆黑一片,不禁迷失了方向,停了片刻方回过神来,原来是还没适应从露天强光到舱室昏暗的过渡。当天该船正在安装艉轴,负责该船建造的造船二部张益权部长与工人们簇拥在并不宽敞的船体底部进行艉轴安装,从船体三层处俯视下去,下面光线暗淡,黑压压的人群围在一起吆喝着,一股热浪随着吆喝声滚滚而来。二部建造师羌强急切地告诉笔者“这已经是安装艉轴第三天了,待艉轴安装完就能吊入主机,随后船顶部甲板就能盖上,等待出坞了。盖板装上后里面作业就能稍微阴凉些。”但毒辣的阳光依然烤着钢材,钢板的温度及太阳光的温度缭绕在整个船舱内,空气中还夹杂着油漆味、各种气体味及各种机器气息,然而,工人们没有退缩,人人都在顽强的坚守着。事实,在高温烈日下坚守的不只是J0032船舱内的工人,还有更多的中基人……。(中基船业 邵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