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钢协:从国家层面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10-06-07

返回 打印

    本报讯 记者 安飞报道;4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2010年第二次行业信息发布会,在谈到备受关注的铁矿石谈判问题时,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2010年以来,全球铁矿石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铁矿石供应呈现出供不应求态势,这使我国钢铁行业在谈判桌上陷入被动。
    供不应求使谈判失去意义
    据中钢协统计,2009年,除中国之外,全球粗钢产量下降了21.47%。其中大量进口铁矿石的主要国家降幅显著,如日本去年下降了26.3%,欧盟27国下降了29.7%,韩国下降了9.4%,中国台湾下降了20.8%。与此同时,中国在2009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3.5%,进口铁矿石达到6.28亿吨,同比增加了1.8亿吨。而2009年全球铁矿石供应总量仅9.39亿吨。  由此可见,在去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增量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其他国家铁矿石需求下降的状况。
    但是,自2010年以来,铁矿石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今年1季度,除中国以外,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了33.03%,日本铁矿石需求在一季度同比增长了50.7%,欧盟27国同比增长了37%,韩国增长了29.1%,中国台湾增长了51.5%。
    “这组数据说明,全球铁矿石需求从去年大幅下降已转为大幅增长,形成了铁矿石供不应求的态势。这也是我们在谈判中陷入被动的主要原因。”罗冰生表示。
    罗冰生认为,目前铁矿石谈判已不能称之为“谈判”,三大矿山公司依仗垄断地位,直接向我国钢企下最后通牒,一口价提出上涨90%或100%甚至更多,不涨价就拒绝供货,且限期答复,意图以此推行高额利润的价格。这种千方百计追求当期最高利润的方式,完全是金融资本运作的特点,即投资马上获利。这种做法使铁矿石具有了资本属性特征,却没有考虑企业长期发展利益,抛弃了长期以来铁矿石供需关系和价格谈判中,要照顾双方共赢的基本原则。
    一言以蔽之,三大矿山在杀鸡取卵。
    中国钢企短期仍难以翻身
    事实上,三大矿山涨价措施并非只针对中国,其垄断价格在日本、韩国、欧盟等国统一实施,唯有我国钢企,由于进口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62.3%,且海外矿山资源控制量不足,而陷入全面被动中。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谈到,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并不可怕,我国钢企的真正弱点在于海外矿山资源量不足。据中钢协统计,目前我国通过海外投资控制的矿山仅9%左右,而发达国家钢铁企业一般都在50%以上。以世界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为例,其控制的矿山相当于铁矿石进口量的50%以上。而该公司目前的发展战略是,将铁矿石控制资源量提高到企业需求的70%甚至80%以上。
    因此,罗冰生指出,中国企业应对铁矿石高涨需多方筹措。其一,要大力支持国内铁矿石、国内矿山的生产,今年一季度,我国自产铁矿石达到2亿吨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37.3万吨,同比增长21.68%,呈现出向好势头。而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国应鼓励低品位矿山开采和使用,把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以减少我国进口铁矿石依存度。其二,大力支持鼓励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办矿。我们期望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参股、控股等方式,在海外投资矿山,掌握铁矿石资源控制权,使控制比例达到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50%以上,以增加谈判砝码。
    不过,投资矿山从筹划、建设到出产,还需三五年运作周期,短期来看,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桌上恐怕还将持续被动的局面。
    对此,中钢协也表示,希望把进口铁矿石问题作为战略性问题提高到国家层面研究解决,以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安全的需要,并从根本上解决进口铁矿石问题。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