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1、1-3月,全市实现船舶工业产值1072513万元,同比增长48.4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7.9%。其中,船舶制造产值879936万元,同比增长61.55%,占船舶工业总产值82%;船舶修理产值117269万元,同比增长0.45%,占船舶工业总产值11%;船舶等其它产值75308万元,同比增长23.55%,占船舶工业总产值7%。(56家规模以上船企产值981332万元,同比增长54.03%,占船舶工业总产值91.2%)
2、1-3月,全市累计完工造船138万载重吨,新接造船订单218万载重吨,手持造船订单2171万载重吨,占全国比重分别为9.47%,26.4%和11.8%。
3、1-3月,全市累计修船652艘/16642385载重吨,比去年同期540艘/9902767载重吨增加112艘/6739618载重吨。
4、1-3月,全市船舶出口11.21亿美元,同比增加5.2倍,占全市出口额72.8%;外轮修理7231万美元,同比下降64.1%,占全市出口额4.7%。
5、1-3月,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88.8%;利税总额4.96亿元,同比增长99%;利润总额4.42亿元,同比增长124.5%。
二、 呈现特点
1、新承接订单在全国占有较高份额。1-3月,全市新接订单218万载重吨,全国为826万载重吨,占比26.4%。
2、造船能量开始释放,在建船舶频频交付。1-3月,全市造船完工量达到13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倍。其中3月交付11艘,计81万载重吨,部分去年延期交付的船舶均于本月交付。
3、骨干船厂业务饱满,生产热火朝天。1-3月,全市手持订单2171万载重吨,如果按每年完工交船500万载重吨计算,可以造到2013年。截至3月底,金海重工手持订单1272.8万载重吨,常石集团(舟山)119.2万载重吨,扬帆集团232.39万载重吨,舟山中远234.55万载重吨,浙江欧华63.5万载重吨,浙江正和96.4万载重吨,五洲船舶61万载重吨,浙江晨业17.9万载重吨,中船重工16.4万载重吨,舟山海天11万载重吨。
4、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大幅增长。
三、突出问题
1、外轮修理艘数增加,产值下滑1.4亿元。1-3月,修理外轮243艘次,同比增加20.9%,实现产值48028万元,同比下降22.91%。下降原因:一是修理项目锐减,修船价格下跌;二是改装船变为修理船,特别是油船改装散货船业务大幅减少,而油船“单改双”仍处于观望;三是大修变为小修,可修可不修的不修了;四是船东自修范围扩大,千方百计节省开支;五是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市外大集团以拉低修船价格的策略抢占市场,使修船业务一再下滑,特别是一些换板项目,我市一些企业出于赢利考虑,对换板量较大的修船业务不敢贸然接单。
2、造船订单分布不均,有些企业生产任务明显不足。从28家规模以上船厂调查,有10来家企业业务呈饱满状态,还有10来家是温饱状态,剩下的8家手持订单都在1万载重吨以下,如果没有后续订单跟上,到下半年,可能会出现船台空置,停工歇业的现象。
3、船板价格上调,企业成本增加,现在船板价格每吨涨价240元左右。造成船板上涨的原因主要是铁矿石、焦炭价格居高不下,汽车、家电行业的钢材需求回暖对国内钢价整体走高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
4、“交船难”问题继续存在,尽管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有一定好转,但没有根本改观,船东在接船工程中仍然相当纠缠,好多船企都是在让利的前提下,船东才把船接走。
关于下一步工作,建议重心继续放在抓质量、保交船,拓市场、抢订单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