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仪征造船业:危机之中求转身 [发布时间]:2010-02-03

返回 打印

    2009年,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推行精益管理、狠抓建造质量、挖掘内部潜力、实施降本增效等有效措施,江苏省仪征市船舶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据统计,仪征造船企业2009年交船183艘、180.6万载重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占该市地方工业总产值的22%,超出年计划3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15家规模以上船企完成产值114亿元,占该市造船总产值的92.8%;新接订单106艘、136.2万载重吨,订单总额约45亿元;年底手持有效船舶订单289艘、598.7万载重吨,总额约293亿元,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120艘、515.5万载重吨。仪征市船舶工业办公室主任张俊表示,除了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危机措施,该市造船业绩的取得还与仪征市着力培育骨干船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拓展延伸等密不可分,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撑了地方船舶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培育骨干企业  促进产业拓展延伸

    张俊表示,2009年,仪征船舶工业在发展方式和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实现了由单纯的中小船企各自为战向以骨干企业为主、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分工方式转变。
    一方面,借助市场的“无形之手”,骨干船企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形成了江苏金陵船舶有限责任公司、舜天造船(扬州)有限公司、扬州国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扬州华美船业有限公司、扬州万隆船业有限公司和仪征扬子船业公司等骨干企业以及一批中小型造船企业组成的产值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金陵船舶、舜天造船和国裕船舶因具备企业集团内产销用衔接好和资金实力雄厚等有利条件,通过实施调整营销策略、优选客户市场、注重作业管理、严控建造质量、推行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水平等措施,克难求进,使生产经营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另一方面,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仪征市引导船舶产业链延伸,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船舶产业上下游企业。目前,润扬钢材市场日成交量持续攀升,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超然船舶配件、通亚钢管等项目竣工投产;盛泰电器和迎江船舶科技服务等项目加速推进。与此同时,仪征市政府对企业产品结构转型、规模突破、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迅速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另外,该市还引导船企结合自身优势,细分市场,实施错位竞争。
    在重点培育骨干船企的同时,仪征市还把引导造船企业依靠进行科技和管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工作提上日程。2009年,在生产作业方式和运营管理方面,仪征市造船企业实现了由传统造船、经验管理向科技造船、科学管理的转变。一是提升技术水平,从造船体到造整船,依托江苏科技大学和江苏省先进船舶制造中心,金陵船舶、环球造船、国裕船舶等企业先后成立了技术中心,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设计能力。二是加大了技改投入力度,使生产方式从“依江滩、徒手造”转变为“进厂房、上台坞”。截至目前,仪征市有90%的造船企业特别是一批龙头企业采用了在标准厂房室内制造分段、在专用设施里进行封闭涂装、在标准船台和大型船坞拼装分段等现代造船方式。据了解,仪征市目前共拥有20万吨级船坞1座、10万吨级船坞2座、各类标准船台60多座,其中,5万吨级以上船台12座。三是提升产品档次,使建造的船舶从以内河民用船为主转向以远洋出口船为主。从仪征市造船企业在建船舶及手持订单情况看,产品结构明显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的比例逐年上升。

增强服务意识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市场秩序和资源配置方面,仪征船舶企业实现了从自由发展、恶性竞争向依法管理、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转变。2009年,仪征市船舶办一方面全面负责该市船舶产业的规划控制、运行监控、生产许可、行业管理和事务协调等工作,帮助重点企业解决在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岸线退让和土地流转等难题,确保重大项目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开展企业经营风险监控、信访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及时报送有关信息,结合行业特点制订应对突发问题的预案,与信访、公安、劳动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增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张俊表示,这两年是船舶工业发展的敏感时期和关键阶段,仪征市将在加大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念、提高行政效能、做好市场管控调节、营造和谐发展氛围的同时,指导企业认真实施“稳客户、保交船、争订单、拓市场、调结构、促升级、练内功、增效益”等措施;继续在重点船企大力推广科工贸一体化、信息集成化、管理精细化、造船总装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迅速提升船企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积极促进仪征船舶修造业在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企业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提升和突破。

调整造船梯队  剑指内河船制造基地

   今年,仪征市计划实现船舶工业产值180亿元。不过,张俊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船企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船企生产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为此,仪征船舶办将着重进行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开展船舶工业生产运行监控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信心和勇气;支持和引导船企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化解风险。二是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扶持创新型企业;按照信贷管理政策和贷款条件,加强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矛盾。三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强调整产品结构意识,走多系列、多品种之路,提高化学品船、油船、海洋工程船、特种船的比例,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四是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切实帮助船企解决问题,特别是配合做好劳资、劳务纠纷的协调、解决工作。
    未来,仪征市将逐步形成以6家发展规划科学、治理结构完善、竞争优势明显、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造船龙头企业为引领,以6家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定位精准、运营管理规范、在省内外有一定规模实力的船舶制造重点企业为重要组成,以6家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骨干船舶配套企业为有机构成,以一批特色鲜明、经营灵活、门类齐全的中小型生产和服务企业为必要辅助,建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到2015年,仪征市造船业将力争实现年造船量突破600万载重吨、总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战略目标。 (中国船舶报记者  吴秀霞)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