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个月,我市船舶工业运行情况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受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也出现了修船产值下降,交船延期,订单撤销等现象。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产值保持增长,增幅回落。1-9月,全市船舶工业实现产值316.52亿元,同比增长38.02%,但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38个百分点;船舶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4.89%,其中规模以上船厂产值达272.75亿元,同比增长30.96%,占船舶工业总产值86.17%。
2、造船高位运行,生产任务饱满。1-9月,全市实现造船产值240.9亿元,同比增长54.98%;造船完工量222.2万载重吨,新接订单899.4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总量2279.1万载重吨。目前,全市重点船舶制造企业生产任务饱满,前9个月有70多艘船舶在建,已经交付45艘。
3、修船艘数增加,吨位减少,产值回落。由于船舶修理项目减少,修船价格大幅下调,产值出现负增长。1-9月,全市修船产值429.7亿元,同比减少28.38%;修理船只3749艘,计3041万载重吨,同期相比,修理艘数有所上升,吨位减少806万载重吨。
4、船舶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外轮修理逆市飞扬。1-9月,全市船舶出口11.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占全市出口额46%。船舶出口自今年2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呈现同比下降,至8月底起首现增长,9月底的累计增幅比8月底增加13个百分点。常石、欧华、中远、金海湾前9个月出口额分别4.5亿美元、3.02亿美元、2.92亿美元和1.1亿美元。
1-9月,外轮修理产值3.99亿美元,同比增长71.3,占全市出口额15.5%,修理船只566艘,同比增长1.7%。在全市修船产值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外轮修理企业出口创汇继续增长,着实难得。
5、船舶配套业增幅较大。1-9月,全市船配产值达到21.2亿元,同比增长75.47%。其中中船重工、欧华模块分别实现产值3.9亿元和3.2亿元,现在全市已有船配企业20余家。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造船业面临“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三大难题。虽然前9个月新承接订单899.43万载重吨,但除去金海湾784.8万载重吨,扬帆68.4万载重吨,欧华24.38万载重吨,其它造船厂新订单少的情况相当明显。同时,在当前世界航运萧条、运力过剩的形势下,船东对交付船舶的质量要求更为苛刻,以各种理由想延期接船的越来越多,要求撤单的现象已经或还会出现。另外,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船企贷款和获得保函难度、船东融资难度有增无减,还有部分造船企业由于囤积了钢材和主机,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有些在建项目出现了进度延缓或短期停工现象。
2、修船面临业务萎缩和利润下行的双重压力。随着老旧海船淘汰步伐的加快、停航运力的增加以及船东自修范围的扩大,船舶修理业务陷入了一个“改装改修理,大修改小修”的局面。大修业务与改装业务锐减,加上修理价格回落,修船产值同比减少28.38%,第4季度减幅可能还要扩大。
3、船舶配套业遭遇交货难和价格下降。由于船市不好,全市船配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冲击,撤单、推迟交货、更改订单现象时有发生,生产计划遭到频频调整,产品交付难度加大,部分船配企业还发生撤消订单现象。此外,受国内外船舶配套产品低价倾销等影响,轴系、螺旋浆等产品订单价格大幅降低,年初与目前相同产品订单价格要差1/3,船配企业老板叫苦不跌。
(舟山市出口船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