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去年年末金融危机引发的航运市场逆转,让依赖国际订单的中国造船业深受新接订单不足和已签订单被撤销之苦。海航旗下大新华轮船公司总经理孙澈25日在上海告诉记者,大新华物流已经与浙江舟山金海湾船厂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入股后者并将其更名为“金海重工”。据悉,这桩交易如果最终完成,将是《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发布以来的第一起行业并购案。
海航“订单+现金”入股金海湾
按照金海湾提供的资料,该公司隶属于上海舟基集团,民营独资,注册资本17.1亿元人民币,目前总投资已超过70亿元。至2008年底,公司手持订单跻身世界五十强,排名第十七位。“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手持订单量指标看,舟山金海湾都是浙江省首屈一指的民营船厂。”舟山经贸委主任周松宽告诉记者。
大新华物流则是海航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旗下拥有5家海运公司(包括大新华轮船)、1家航空货运公司等。孙澈向记者表示,大新华物流和金海湾的此次合作,是通过“订单支持+现金入股”的方式进行,最终海航在金海湾中会拥有“相当的股权比例”,并将其更名为“金海重工”。除了船舶制造外,金海重工今后还会发展船舶修理、海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抵御行业危机的能力。
国际船舶网主编王 向记者表示,对金海湾打算出让股权一事,业界早有所闻。此次牵手大新华物流,对于金海湾而言,可以缓解自身的资金链紧张和获得轮船公司的订单支持。对于海航集团而言,可以将公司旗下的物流业务进一步延伸至上游的造船产业,并且这也符合《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向,“总的来说,是一桩双赢交易。”
或掀行业并购潮序幕
此次金海湾成为业内首家吃螃蟹者,在王 看来有一定的必然性,“相比国有大型船厂,民营造船企业有两大先天不足”。一是由于自身实力较弱,船东在与其签订单时,预付款比例较低(国有船厂普遍30%~40%,很多民营船厂则不足20%)。一旦市场有波动,民营船厂被撤单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民营造船业多在2003年―2007年这一波行业高峰时兴起(如金海湾成立于2004年2月,2007年7月全面投入生产),建设时背负了较多的银行债务。而由2008年末金融危机引发的行业低谷突然而又急速到来,令很多根基尚浅、风险抵御能力不足的民营船厂受冲击较大,一旦资金周转不灵,就有猝死的可能。
在王 看来,金海湾的出让股权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因为造船业相对宏观经济波动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到2009年底,民营造船业内才可能掀起真正的并购潮”。据王 估计,目前国内能造5000载重吨级别以上的民营船厂数量应该在500家―700家,而其中的一半都会在这次行业洗牌中被整合或退出市场。(新华社记者 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