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修船业迎来“掘金”机遇 [发布时间]:2009-04-30

返回 打印

    日前,中国船舶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公司拟出资5089.8万美元,与香港辉雄实业公司、江苏长荣钢铁公司三方共同投资,对江苏新荣船舶修理公司增资扩股后合资设立中外合资性质的公司。公告显示,成立后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9980万美元,中船澄西占注册资本51%,合营期限20年。
  这个举措被称作“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船舶内部人士表示,尽管造船业因为受到航运业持续低迷的影响,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可能不会再遇到之前3年的景气周期,但正是过去3年蓬勃发展的造船业,为修船业带来了希望。
  业界认为,尽管国际修船业整体放慢了前进的步伐,作为世界级修船中心的中国力求转“危”为“机”。中国一批先进修船设施陆续投产,为今后做强修船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危机中难以独善其身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不仅严重影响着中国造船业,同样殃及修船领域。从各大修船厂对今年以来修船情况通报数据表明,产值和艘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下降30%左右,船舶改装量锐减。
  不久前,中国修船企业召开“斯佩克”应对金融危机专题研讨会,在分析修船业务下滑的原因时认为,由于工业生产不景气,航运需求下滑,运量降幅较大,船东修船、改装船舶无资金来源,造成弃修、撤单,风险船东增多,加大了企业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欧美货源突然减少,外贸进出口货物量下降,抵达我国口岸的集装箱船显著减少,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底,同比减少50%,影响集装箱船来华修理。
  同时,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到我国钢铁产品产量。据悉,2008年初计划产钢5亿吨,2008年底实际产钢4亿多吨。河北省一些中小钢厂高炉已关闭停产,首钢在唐山曹妃甸建设新厂,原计划去年10月投产,现已宣布缓建。由于钢产量的减少,矿石船来华港口艘次减少,影响矿石船的修理及改装。
  由于船东造船从银行贷款困难,目前国外船东在国内新造船订单出现减缓,浙江台州地区出现新船订单取消,有些造船厂试图转向修船以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使国内修船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此外,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目前约有10艘单壳VLCC改VLOC合同被取消,部分苏伊士型、阿芙拉型单壳油轮改装合同被终止,老旧船被直接当成废钢船卖掉、拆解。散货船、汽车滚装运输船的修理、改装工程也出现萎缩或推迟改装进度。
  逆境中优势凸现
  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令整个造船行业“萎靡不振”,也波及修船业,但因世界有庞大船队需要修理或改装,船舶修理、改装受到的波动远小于造船。同时在船市低迷中,船东可以利用此次船市调整的缓冲期对营运多年的船舶进行修整。相对于造船和航运业而言,修船业正在成为此次金融危机中的避风港。
  这一切,无疑给不断壮大的中国修船业一个展现优势的机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有关负责人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修船大国。改革开放后,中国船舶工业开始走向世界,我国开始大量承修外轮。为解决修理外轮中出现的备件问题,我国在上海、广州、青岛、天津等沿海省市建立了100多家船舶专业维修技术服务站以及油漆保税仓库等。从此,中国修船业开始走向社会化和专业化。与此同时,修船业也开始向大型化发展。广州文冲船厂建成全国第一个15万吨级船坞,可以满足好望角型船舶的修理;山海关船厂建成30万吨级船坞,这使我国修船真正走向大型化。随后,一批15万吨、20万吨、30万吨甚至40万吨级船坞陆续建成,大连中远船务和中海长兴还拥有了30万吨级的浮船坞。我国修船坞的坞容量已超过800万吨,大型船坞拥有量已经远远超过新加坡。
  最近10年也是修船业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已经可以修理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船舶。2008年,中国位居前十位的修船企业共完成工业产值265.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4.7亿元。去年全国规模以上修船企业修船产值超过500亿元。中远船务工程公司以90.97亿元的产值位居榜首,其所属的大连船务、舟山船务产值均在20亿元以上;上海华润大东、中海工业公司、中船澄西、友联船厂(蛇口)修船产值也都超过20亿元;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所属企业实现修船产值19.68亿元。两大船舶集团、中远船务及中海工业公司共完成修船产值200亿元,约占全国修船总产值的40%。
  据统计,主要修船企业共修理船舶约5310艘,约计1亿载重吨;修理外轮超过1784艘,约计8184万载重吨,出口创汇超过34亿美元。 
   调整期蕴含巨大商机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去年10月份以后迅速下滑,铁矿石等原材料进出口量也在下降,油船单改双任务减少,个别船东甚至提出单壳油船使用到2015年,一批老旧散货船、油船不再修理直接送去拆解。但业界人士仍坚信世界修船市场在2015年前将持续看好。他们认为,全世界共拥有11亿载重吨的船舶规模,这些船需要定期维修保养;近几年航运高峰,一些船舶未能及时修理,航运公司会趁市场不振安排修船,以迎接下一轮的航运高峰。
  按照IMO规定,油轮单壳改双壳、双底,2010年为最后期限,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于2010年以后不允许单壳油轮驶进港口装卸石油。2009及2010两年对超大型、苏伊士型、阿芙拉型、巴拿马型等各个吨级油轮均要单壳单底改成双壳双底,此项改装使得船厂任务较饱满。近期我国承接了印度10万吨油轮到国内船厂进行单壳改双壳、双底;华南地区需要650客位2艘新造或改装船;国内成品油轮的租赁或改装也有人问津。
  作为新兴领域,海洋工程装备的修理成为市场拓展新亮点。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南中国海、渤海、东海蕴藏近海海底石油约240亿吨,天然气14亿立方米。同时正在开采5001500米水深的深水石油,开拓研究1500米以上水深的超深水油气。大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采油平台、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的建造和修理,海油工程主要工程辅助船、大马力拖轮、挖泥船、起重船、打桩船等建造和修理,属高附加值产品,平均比运输船舶每吨价位高1000美元,成为修船厂开拓的热点市场。
  我国政府投资4万亿元,积极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港航业发展,也有利于开拓修船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修船需求激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船主停止购买新船,宁愿把船龄延长,继续用下去。同时,运输业务的减少,也为修船和保养船舶提供了时间。据悉,有企业不愿意在行情不景气时裁员,因而选择让船员靠岸为船只作保养。这为我国不少造船企业带来了商机,纷纷开拓修船业务或把重点转向修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有关负责人认为,中国修船业在成本、地缘、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仍将长期存在,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劳动密集型的优势,发展到逐步被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所取代,这个过渡时期大约需要30年,这将是中国修船业的黄金时期,世界修船业将是中国人的天下!(来源:中国水运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