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订单以及资金问题是舟山修造船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两大迫切问题。”
人们总说:“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么!”但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2008年,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浙江的许多造船企业价格上亿元的生产订单都被取消,许多企业面临无订单可接的窘境。订单急剧减少、正常履约交付风险加大、产能过剩日趋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一时间,造船业寒意阵阵。
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浙江造船业的重要基地舟山,是否已经冰融,迎来“春天”的信号?
昔日风光
3月初的浙江阴雨不绝,在六横岛的浙江东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下简称 “东鹏船舶”)的船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工作,两个万吨级的大型船台上的船只已经初显雏形。与东鹏船舶同在六横岛上的几家船舶企业在几十公里的海岸线上,撒下了星罗棋布的龙门吊。
六横岛,距离舟山本岛约45公里,面积约93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岛中仅次于舟山岛和岱山岛的第三大岛,也是舟山的一个重要造船基地。
“今年企业的订单任务量还是很满的,有4艘船正在忙碌的建造中,还有一艘5000立方米的LPG船(液化气船)也要安排在今年生产。”东鹏船舶副总经理宋雪康告诉《市场导报》记者,现在两座船台在建的船舶包括两艘吨位分别为1.65万吨和8000吨的化学油品船,以及一艘3200立方米的LPG船(液化气船),另外一艘2.7万吨的化学油品船目前还处在设计、审计的过程中。
东鹏船舶目前企业拥有一个2万吨的船台,配置了200吨的龙门吊。另一个1万吨的船台配置了100吨的龙门吊,规模并不算大的东鹏船舶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成为舟山船舶工业的骨干企业之一。
同样位于六横岛上的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也在前两年的高峰时期赚了满钵金。去年这家企业修理、改装各类船舶208艘,产值达到了18亿元。最高峰的时候,同时在厂的船有26条,而且都是5万吨以上,20万吨以下的船舶。企业几乎处于了满负荷运行的状态。
“舟山的很多船舶企业在前两年大都是满负荷生产,手上订单也都是满满,效益也非常好,这都得益于国际航运市场的兴旺。”舟山市船舶修造管理服务局副局长陈通平这样告诉《市场导报》记者。
2008年,国际国内干散货市场出现了非常强劲的上扬势头。反映国际航运业景气状况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 (BDI指数)从年初的5000点左右一路扶摇直上,到5月20日到达历史的最高点,11793点。
同时,国内干散货运价市场也节节攀升。从北京秦皇岛到上海的煤炭运价从去年初的100元/吨左右上涨到了去年6月份的近150元/吨。
因此,所有的船东都赚得满钵金,都惊呼赶上了航运业难得的好时光。这也带动了船舶订单的需求。
来自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10月以前,舟山市承接国内造船订单450万载重吨,国外订单1215万载重吨,合计1665万载重吨,合同金额695亿元。这些订单计划已排到2011年,并且已经支付20%以上定金,有的高达50-60%。在承接的订单中,干散货船达1247.6万载重吨,约占全部订单量的四分之三。
忽遇分水岭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所有的修造船企业都喜滋滋地以为手握订单就高枕无忧时,去年10月,舟山船舶企业却遭遇到分水岭。
浙江船舶交易市场是浙江惟一的船舶交易市场,其交易的活跃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江乃至周边地区航运市场及修造船行业的活跃度。
2008年10月,浙江船舶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李娜明显感觉到了一丝怪异的气氛,当月市场的交易额突然直线下跌,成为该市场成立以来最低的一个月。
“原先预计全年市场的交易额能超过50亿元,毕竟1-9月份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40亿元。但一进入10月份以后,整个市场的交易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可以用停滞来形容,其后的几个月也仅有零星的交易,全年实际完成船舶交易量仅为43.9亿元,比上年仅增长了5.47%。”李娜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翻出去年4季度的市场成交数据。
“正如我们船舶交易市场总经理龚银交所言,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指数下挫90%,我们的交易额也同样下跌90%。”李娜说,BDI、国际航运价格、船舶需求、船舶交易,这些是密切相关的,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
在BDI指数疯狂地窜升到11793点之后,6月份,BDI指数就掉头而下,在接下去的几个月份,指数犹如自由落体,到年底跌到了770点,下跌了11000多点,也成为该指数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
而国内的市场也遇到是类似问题,2008年4季度,北方港口煤炭库存增加、压港非常严重,运价急剧下跌,与上半年同样的南北航线煤炭运价从150元/吨暴跌至不到40元/吨。
来自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事实,2008年9-12月,我国承接新船订单319万DTW(载重吨),同比下降65%,其中10月份单月接单量不足60万DTW,同比下降94%,11月份更是下降至30万DTW。
“一个相识的船东拥有两条3000吨的货船,之前主要跑东南亚航线,现在每天都是流眼泪,跑一趟航线,一个月至少要倒贴8万块钱,把以前赚的都倒贴了出来。”宋雪康如此形容航运业的困境,“更严重的,这8万块钱一个月倒贴到猴年马月还不知道。” (来源:市场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