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政协委员为江苏省造船业健康发展献良策 [发布时间]:2009-02-12

返回 打印

    几个月就可造一艘万吨巨轮!在江苏,造船业的迅速崛起让人吃惊:根据国防科工委最新统计数据,去年我省造船完工量和新承接船舶订单两项指标首超上海,一举成为全国的“船老大”。
    不过,许秀志等省政协委员提醒我省的造船业:不能沉醉于“船老大”的新桂冠,要成为真正的造船强省,必须从“快造船”向“造好船”迈进。
    我省船舶制造行业与上海、浙江相比,起步稍晚,但具有行业扩张快、产品起点高等后发性优势。随着全球船舶制造行业的重心向我国迁移,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将船舶工业列为全省六大支柱行业之一,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各类优惠政策,支持船舶企业发展。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去年下半年以来大量萎缩,取消订单及弃船现象比较普遍,对我省大批仓促上马的新建船舶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他们认为,金融危机既为我省船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当的压力,同时,也为技术领先、规模占优的船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来自省工商联的委员们发现,近几年,随着船舶市场的持续兴旺,我省造船能力迅速扩张,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四市均提出了打造年造船千万吨产量规模的发展计划,远远超出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和我省的造船目标。而根据欧洲造船工业会公布的预测结果,2010年世界年平均新船需求只有2400万吨。我省大量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一哄而上涌入造船业,总体呈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的局面。
    他们建议,我省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龙头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行业内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对新进入企业要从项目资本金、产品结构、生产规模、造船技术、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禁止盲目扩产、重复投资等粗放式经营行为。
    许秀志委员说,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等问题也困扰着众多船舶制造企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船厂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人从事电焊、装配、打磨等工作,而这些工人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只在简单自行教授后,就开始工作。针对上述问题,他认为,在船舶企业集中的地区,应尽快建立船舶行业从业人员服务中心。由地方政府牵头,各地行业协会为主导,各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全方位、全参与的服务监管体系。切实有效地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保护行业中的农民工利益,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推动我省船舶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来源:新华日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