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张家港:转型升级助力长三角 [发布时间]:2009-01-19

返回 打印

    日前,中国目前唯一的位于县域口岸的保税港区、江苏首家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据了解,这也是我国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深圳前海湾、广州南沙、重庆两路寸滩后所设立的第12个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的设立,对于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表示,在目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江苏省外向型经济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急需这样一个推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载体。

  据了解,张家港保税港区是通过整合原有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而设立,它实现了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叠加,可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张家港保税区”到“张家港保税港区”,尽管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大大不同,它不仅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港口的政策功能,也实现了口岸与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的有机融合。“张家港原来没有出口加工区,如今,张家港保税港区的设立,同时兼具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徐仲高介绍,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设立,使“区港一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出口加工区相比,保税港区更具有物流分拨等功能,使其与境外、区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与保税物流园区相比,保税港区设立,使则出口加工的业务得以开展,使其更具有了临港加工的优势。可以说,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他表示,今后,在张家港保税港区内,企业可享受到便捷的进出境手续、优惠的税收政策、宽松的贸易管制、简化的业务手续等多方面待遇。

  新设立的张家港保税港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分为码头作业区、加工区、仓储区、集装箱区、大宗散货区等五大功能区域,具有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截至目前,张家港港已经建有14座万吨级码头、5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已开通20多条国际航线,2007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张家港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注册企业已超4000家,总投资超过90亿美元,其中包括陶氏、道康宁、瓦克、雪佛龙、杜邦、英力士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1家全球化工50强企业,形成了化工、物流、粮油、纺织、机电等五大特色产业。“张家港保税港区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长江流域港口紧密合作,通过共享共用保税港区的功能政策,整合长江岸线资源,激活沿长江产业带所蕴藏的发展潜力,加速推进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张家港保税港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政策优势,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发展。

  张家港保税港区是接轨上海洋山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部分。以洋山港为中心,整合长江沿岸港口资源,形成港口群分工互补格局,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高长江流域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张家港保税港区处于内河运输与海上运输的交汇点,具有特殊的物流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是洋山港与长江流域资源整合、互补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设立的张家港保税港区,可以进一步强化为洋山港的配套服务,更好地参与洋山港分工合作,有利于发挥对洋山港散货分流、整装货物分拨与喂给的功能。此外,对整个江苏而言,建设张家港保税港区,发挥保税港区对外经济交往的门户作用,依托保税物流与保税加工功能,可以吸引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向江苏沿江基础产业带转移,为实现江苏率先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作为江苏首家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的建设将始终坚持以服务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为主旨,全力打造为以大宗货物为特色的国际散货集散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的流域航运中心、以国际采购为重点的国际分拨中心和以专业交易市场为主体的商品展销中心。(在线国际商报讯)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