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福建福安白马河畔数十个船坞停着几十艘已建好、快建好或建了大半的船舶,昔日热闹的建设场面已经不复存在,新年的气氛在这里很难找到。
福安造船基地遇“寒冬”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福建福安这个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民营船舶修造基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七八成的船厂没有接到新的订单,一半以上的在建船舶可能会因船东毁约不得不停工。
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使航运业受到了重大打击,修造船舶订单相当部分来自各地航运公司的福建福安船舶产业,逐渐浮现出需求低迷、建造拖期、融资困难等行业隐患。
抓住新机遇开发新船型
在这个船舶产业发展的“寒冬”里,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却依然红火。据了解,目前该企业还有新加坡的6艘油轮、海洋工程船总造价约5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订单,另外总造价约5亿元人民币的数艘海洋工程船建造订单正在洽谈中。
“新船型的建造,意味福安船舶产业的转型、产业建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是金融危机中孕育出的新商机。”在福建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秘书长林小灵看来,金融危机带来危险,也带来了机遇。
“有了这些新船型,我们有信心度过这个‘寒冬’!”在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郑源眼中,金融危机虽然波及福建福安船舶产业,但在无形中也助推船舶产业转型提升,而这一段时间也是船舶企业练好“内功”、蓄势而发的难得时机。
有关专家称,随着国家四万亿扩大内需的推动,相应的贸易需求也随之复苏,大量建设工程的上马,更为船舶行业建造与之需求的工程船、疏浚船、海洋工程船、游艇以及修船、拆船等,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这将帮助福安船舶产业挺过“寒冬”。
据介绍,目前福建福安船舶行业现有企业84家,从业人员2.5万人。在过去5年中,福建福安船舶行业共修造各种船舶3000多艘。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