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船舶工艺所研发出耐高温车间底漆 [发布时间]:2009-01-06

返回 打印

能耐受800摄氏度高温,防锈周期最长可达18个月,并可减少30%的二次除锈量

    12月10日,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在江苏靖江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标志着该所耗时近6年自主研发的船用耐高温车间底漆正式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当前,日本、韩国等先进造船国家的造船企业已普遍应用耐高温车间底漆。但由于目前国外油漆商生产的耐高温车间底漆的防锈周期最长为3个月,这对造船效率偏低的我国船企来说并不适用,因此,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船企仍在使用常规的车间底漆。这些底漆只能耐受400摄氏度以下的高温,在焊接、切割和火工校正过程中很容易被烧损,船企不得不在进行分段二次除锈时全部重新处理车间底漆表面,使其达到Sa2.5级标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我国亟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我国船企当前需求的耐高温车间底漆。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耗时近6年进行自主研发,终于成功开发出E06-11系列船用耐高温车间底漆,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对我国船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开发的E06-11系列船用耐高温车间底漆可耐受800摄氏度的高温,具有干燥快、机械性能好、耐热性能优异、热加工损伤面积小等显著优点。目前,该所已成功开发出4种耐高温车间底漆,其钢板防锈周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造船企业的需求。据了解,在船板焊接、切割和火工校正等加工过程中,与使用常规车间底漆相比,使用该系列船用耐高温车间底漆,分段焊缝和火工区域车间底漆被烧损的面积可减少一半以上,并至少可以减少30%的二次除锈工作量。以一艘7万吨级散货船为例,使用耐高温车间底漆,可直接节约成本50万元左右。
  同时,该车间底漆可将分段的含盐量控制在50毫克/平方米以下,在使用同样的环氧涂层系统时,可保留完整的车间底漆,在焊接时所产生的氧化锌气雾少,对人体伤害小,并能提高焊接质量,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的要求。该车间底漆还利于船企节省分段涂装车间建设及其运行所需费用,减少涂装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是提高船舶建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符合全球倡导的节能减排要求。
  据悉,E06-11系列船用耐高温车间底漆现已通过中国船级社的切割性能和手工焊、埋弧自动焊等焊接试验认可;通过了中国船舶工业涂料厦门检测站18个月的海洋性气候户外曝晒试验;完成了与环氧、丙烯酸、氯化橡胶等涂料之间的兼容性试验,取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耐高温车间底漆产品检验证书;通过了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北方地区船厂的喷涂、焊割和10个月的户外曝晒试验。试验证明,这种车间底漆完全符合企业钢板预处理流水线的工艺要求,其施工性能优良,涂覆后漆膜不影响钢材的焊接和切割质量,户外曝晒防锈性能优异。(中国船舶报08.12.19)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