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骤减 融资困难
------亚洲造船业寒冬来临
【英国《金融时报》10月7日报道】题:亚洲造船企业面临破产的可能
据高管人员、银行家和分析人士说,由于船东取消或推迟订单,亚洲造船企业面临需求骤减的状况,部分造船企业可能因此破产。
这一问题在中国可能尤其严重。中国现在正在挑战韩国世界最大造船国的地位,但中国很多新兴造船企业都属私人所有,这些企业要想扩大各自的规模,首先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
造船企业的困境源自航运业和银行业两个方面,银行无力或不愿为船舶订单提供融资使得交易放缓。全球大宗商品航运成本基准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已经下跌到了4个月前的1/4。
香港船东会执行董事包荣说:“我们(看到)银行不再为新船提供资金。在经济如此不稳定的时期,建立起这么庞大的造船产能,让人十分担忧。”
得益于亚洲经济长达十年的繁荣,亚洲造船企业2011年前的订单全部订满。这也为规模较大和效率较高的造船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但中国一些新兴企业现在却在争相提供退款保证,为的是获得合约。
船舶经纪公司华林公司常务董事迈克尔・伯利说:“业务普遍骤降,大型船舶所受影响最大。我肯定目前有些订单无法完成。”
中国有多达7家造船企业曾表示要进行首次公开上市,以便筹集到自身迅速增长所需的资金。银行家说,但是,其中一些企业正试图从金融机构募集大量资金。
然而,银行在提供资金时附加了严格的条款,同时还将放款比率从占造船费用的80%左右削减到60%左右。(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