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船舶企业高温作业的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0-07-02

返回 打印

 

  船舶建造过程中,作业人员密集、露天作业多、舱室作业多、热能作业多,而本年度受新冠疫情影响,船舶企业目前生产任务非常饱满。进入夏季以来,35℃以上高温天气的日数逐渐增多,生产任务与天气炎热、潮湿等不利环境因素相叠加,给船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威胁。

  针对以上情况,船舶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对高温季:

  一、作业安排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的相关规定,船舶企业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二、健康检查

  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应当对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

  三、个体防护

  高温作业人员应穿着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功能好的浅色工作服,并根据防护需要,穿戴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安全帽等。安全管理人员应督促和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四、宣传教育

  结合2020年安全生产月主题“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加强高温作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使员工自觉遵守高温作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及时消除高温作业事故隐患。

  五、合理膳食

  在作业现场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降温用品。选用盐汽水、绿豆汤、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此外,应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食堂应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A、B1、B2、C和钙。

  六、应急措施

  应当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习,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作业人员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并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应当及时送至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来源:“中国船舶标准化”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