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信部获悉,近日工信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从工信部获悉,近日工信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全面推进数字化造船为重点,以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为切入点,提出经过三年努力,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2―3家标杆企业率先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单元、生产线和车间,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造船,实现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降低20%以上,单位修正总吨综合能耗降低10%,建造质量与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设智能船厂奠定坚实基础。
船舶制造是典型的离散型生产,并具有行业特殊性,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出了特殊要求,当今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都在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上我国船舶制造业仍处于数字化制造起步阶段,存在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能力严重不足、关键工艺环节仍以机械化、半自动化装备为主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面对当前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苦脏累险作业招工难等问题,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任务更为迫切。
为实现既定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五大方面15项重点任务,并设置了5个专栏。一是攻克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和短板装备。突破船舶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制关键环节智能短板装备。二是夯实船舶智能制造基础。推进基础管控精细化、数字化,构建船厂信息基础设施,建立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三是推进全三维数字化设计。推进基于模型的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推进船舶产品数据管理信息化,推进三维数字化交付。四是加快智能车间建设。持续优化造船工艺流程,加快中间产品智能生产线建设,建设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推动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五是推动造船数字化集成与服务。推进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信息集成,加强造船产业链信息集成,探索造船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来源:中国水运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