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覆盖了全球71%的面积,而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不到5%。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逐渐开始意识到海上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对海洋进行探索,科考船作为人类调查和研究海洋的重要载体工具也有了新的需求和发展。
广义上说,科考船既包括由政府或研究机构建造运营的用于水文测量、海洋科学研究、极地研究、渔业调查的科考船,也包括由油气公司建造运营的用于油气探测的地球物理地震调查船。根据美国联邦海洋学设施委员会(FOFC)的海洋科考船分级规则,按照船的大小、续航力、及调查能力一般可分为全球级(Global)、大洋级(Ocean)、区域级(Regional)和近岸级(Coastal)。
从科考船队规模来看,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科考船船队规模远大于中国。据统计,目前美国的各类科考船船队规模超过约250艘,欧盟总计302艘,俄罗斯和日本也分别超过100艘。我国自2012年开始组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通过不断发展壮大,船队数量已从最初的19艘增至50艘。
显然我国科考船队的规模要满足全球海洋调查常态化、业务化和广泛开展海洋调查国际合作的需求,这些船舶数量和功能还远远不够,因此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科考船的投入,从而催生了一轮新建科考船热潮。截至2017年8月,我国正在设计或建造的海洋科考船约10艘,新建、在建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不同调查需求都对应着各自独特的调查手段,这就要求船舶这一平台应当具备适应各种调查能力的航行状态。科考船根据其调查能力的需求对船舶通常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定技术要求:
1、动力定位能力。科考船通常具有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调查作业能力,需要释放水下机器人,或者各种取样设备、测量设备等,这些作业对船舶的定位能力和定位精度有一定的要求,根据不同的作业能力要求船舶能够保持一定的位置或一定的航向,在作业状态下不可偏离水下仪器释放位置太远,因此通常海洋科学考察船会要求具备动力定位能力。
2、灵活的操作性能。科考船携带的多种科考仪器及设备,需要操纵船舶在调查取样结束后需要顺利回收,因此要求船舶应当具有灵活的操纵性能。
3、航速航行性能。具有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系统、深海环境探测系统等调查能力的科考船要求具有较好的低速航行性能。比如在约5节航速下进行地震勘测气爆测量、深海拖曳操作等。
4、电站的冗余度。科考船上配置的科考设备要正常工作,需要船上提供足够电力负荷,因此,科考船需要电站有一定的冗余度。
5、低噪声、低振动性能。科考船携带大量探测设备,对船舶自身噪声要求比较高。为了不影响船舶探测设备的测量精度,故科考船要尽可能地从船型设计、结构设计及选用低振动、低噪声的设备等方面考虑,降低船舶的自身噪声。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