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记者从中船重工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研讨会上获悉,中船重工将在2020年前,力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实现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全覆盖,并在全集团推广应用。
中船重工是我国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在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及“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指导下,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目前正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在全集团范围内积极稳妥推进智能制造,已经开展了智能制造顶层方案研究、“十三五”智能制造规划论证、标准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旨在通过战略引领和基础支撑,推进集团智能工厂、智慧院所建设,加快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中船重工集团打造为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智能制造,标准先行。随着中船重工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体系初步形成。但要实现制造环节互联互通,消除“语言障碍”,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当前中船重工已经明确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将进一步强化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优势资源、加大开放合作,对已制定、制定中的标准或规范进行全面梳理,以聚焦制造业优势领域、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参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架构,借鉴先进制造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标准化内容,主要面向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集成类标准、着力解决当前推进该集团公司智能制造工作中遇到的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基础性瓶颈问题,努力建设一个兼容性好、开放性强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在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中船重工将按照统一领导、分类建设、有序开展、保障有力的原则,根据业务涵盖船舶与海洋装备设计、建造、试验、保障全过程的特点,面向舰船复杂巨系统的集成优化设计、面向一体化并行协同研制、面向造船模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面向全寿期超大规模的系统工程管理,依托中船重工第七一四研究所抓总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整合全集团力量,构建起由总体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协同标准、专业标准四种类型标准组成的标准框架体系,并建立起标准体系的动态完善机制,逐步形成中船重工智能制造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来源:中船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