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的船舶工业是舟山市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市规上企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其进出口总额也占到全市进出总额的50%以上。但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船舶市场一厥不振,连续多年来舟山的许多骨干船厂,都在亏本造船,大伤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元气。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自救和政策性扶助,这些企业难以生存发展。这将对舟山的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涉及到众多行业的经营业绩和社会的就业安定。现就舟山船舶工业求生存、图发展的设想提出一些看法。
一、正确定位舟山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
舟山建造的船舶大部分是出口船,这些产品参与世界性竞争,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在全球船舶市场中,要有正确的定位,是处于高端、中端还是低端,然后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目标。我们认为,舟山的船舶产品总体处于低端,局部产品处于中端,目标是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端产品发展。首先,对舟山造船量要有总量目标。按历年来的舟山新造船产量来分析,舟山的造船量一般占全国造船产量的10-12%。全国以后几年的造船总量一般在3500万载重吨左右,那么舟山造船的总量目标就可以确定。其次是船型的先进性。已往多数船舶企业以造散货船为主向以造大型集装箱船、多用途船、汽车滚装船(PCTC)、特种工程船和支线LNG船、LPG船为主的中、高端技术含量船发展。努力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船舶。运用船舶电力推进,液化气双燃料动力推进的船舶,做到节能减排、优化环境。对于江海联运的船型设计,要有重大的技术突破,在确保江海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性价比,节约新造船建造费用。加快更新、重组江海航运的产业链,优化经营环境。再次,船舶企业要进行造船模式的转型升级。要运用现代造船的模式和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效、改善产品质量。舟山各骨干船舶企业,要做好工时定额的统计、测算工作,做到工效每年有所提高。争取在2-3年的时间内,舟山骨干船企造船的工效,达到中船集团2015年工效29.6工时/修正吨的水平,力争在“十三五”末或更长时间达到外高桥船厂2015年工效23.5工时/修正吨水平。争取在8-10年时间内,达到日、韩优秀船企的工效水平。运用互联网来降低采购成本,利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二化融合来管理生产,实现作业自动化、数控化。要根据本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所处的工业阶位,迅速向“工业3.0”靠近。最后企业要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提高船舶建造的质量。要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分段加工、装配自动化、管系生产自动化,船台采用大分段合拢。在焊接、涂装等“危脏”作业,首先采用机器人生产。做好智能化生产、智能车间的前期基础工业。做好重要设施、设备的监控,提高设备完好率。做好重大作业的仿真研究,保证质量、减少事故。要提高造船质量标准,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修订之前,制订高要求的企业技术标准,与欧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对接,在造船技术要求、精度等级上达到同一水平。提高管理、技术、生产等一线人员的理论水产和实操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努力创新、创优,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工作,形成赞赏成功允许失败的宽容的社会风气。力争在“十三五”中后期造船企业做到不亏本、有微利。
二、造船企业如何求生存
在舟山造船总量目标的范围内,设定几家“可救”和“需救”的企业,就可以完成舟山造船总量的目标。所谓“可救”企业是有充足的造船订单,船型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有良好的造船能力及可行的管理水平,只是因船东造船预付款额减少,而一时发生了资金周转困难。所谓“需救”,是指该企业造的船型技术含量先进,市场发展可期,是舟山重点发展企业,并且是通过施救能救活的企业。对这些企业可以适度解决资金困难,通过整改盘活自身的经济,使其顺利发展。对于不符合“可救”和“需救”条件的企业,只能凭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自然淘汰。作为市场经济来说,淘汰落后的产能,盘活僵死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对于实施扶助的企业,要在短期内转变企业经营管理的局面,提高工效、减少浪费、限制企业高层不必要的支出。要在企业的计划管理、建造模式、作业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人员素质的提高等软件建设方面,有明显的进步,要勤政敬业,负重前进。高层管理者要有担当、要有奉献。
三、舟山船舶工业如何图发展
舟山船舶工业的瓶颈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没有核心的技术力量,船舶设计研发力量弱,无法研发出优秀船型;船舶建造也处于世界造船市场低端的价位。所以,要图发展,就要从这二方面着手。
如何提高船型研发设计能力?舟山优秀的设计团队,要向欧美先进的船舶研发设计团队学习,要在欧洲造船设计市场寻找合作经营伙伴,形成设计开发的联合团队。欧洲的设计公司作为舟山船企研发设计的上游企业,将欧洲设计的造船新理念、开发的新船型投入到舟山造船基地来建造。做到船舶设计研发在欧洲,船舶施工建造在舟山。做到技术互补,利益共享。
同时,舟山的船舶企业及相关的业务部门,要贴近世界造船技术的发展和造船市场动态。最近,在欧州的全球最大挖泥船生产厂家,要将挖泥船整体建造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只保留船舶设计和关键设备研发的优势。这是先进的产能转移的好机会,国内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有实力的船企都在争抢这块蛋糕。我们舟山的船企有这方面优势,许多中小船企都造过这类船型,尤其是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给伊拉克港务局建造的6400m3耙吸挖泥船,船东反映也较好。是否可将这一业务争取转移到舟山,为舟山的造船业增添一大亮点。
6月26日,新的巴拿马运河开闸通航,通航的船型由原来5.7万载重吨、6.4万载重吨、7.6万载重吨巴拿马散货船扩大到十几万载重吨好望角散货船、1.2万TEU的集装箱船及20来万载重吨的油船。旧巴拿马型散货船要退出国际主干运输航线。世界运输船队将向大型化船型发展,舟山的船舶工业如何应对这一航运界、造船业这一里程碑的变化?必须要将舟山船企进行有效整合,有硬件条件的企业迅速提高造船能力,加大软件建设与造船能力较强而硬件欠缺的船企联合造船,做到资源共享,利益最大化。全市的造船业要统一规划应对世界造船市场的变化。
舟山船舶企业在船舶建造方面要尽快完成造船模式的转型升级,加大软件建设,做精、做细生产设计和计划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改变工作作风,要进行技术创新、质量创优和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工作。要加大基础管理工作,使各项数据求实、求真。目前,许多船舶企业数据不全、不真,这将对经营决策实施信息化、大数据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真实的、有效的数据是企业的财富,不真、不全的数据是企业的垃圾。企业保存大批垃圾,不但影响当前,还要殃及企业的后来人。要实施大数据管理,诚实信用、数据真实可靠是前提,信息公开是必然,不然只能是图有虚名,叶公好龙。
四、全社会都要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
舟山船舶工业的发展,事关舟山的经济,是全社会的事情。整个社会都要支持船舶的发展。政府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的税费支出,减少有关的行政成本。同时,出台的政策和相关资金补助,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实效性。对有关的服务机构,要注重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要和被支持的企业进行良好的互动,想企业之想,急企业之急,要注重工作效率。对金融机构在造船企业符合“可救”和“需救”的条件下,给予船舶企业造船融资的方便,做到资金专船专用,一船一案。同时要协助企业管好、用好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各业务部门如船级社等要对船企作出有效评估,供金融系统贷款决策时参考。做到既支持船舶企业的生产发展,又保证金融系统的资金安全。各行业协会要做好全行业的服务工作,要深入企业,做好企业间有关信息互通和协调工作,要抓好行业培训和规范、标准实施前的宣贯工作。要做好各项有关会员单位的公益性工作,力能所及地解决企业的困难。舟山船舶类的高等院校,要帮助企业进行前端技术的研发,国际上先进造船技术推广工作,专利技术的运用以及联合企业进行造船技术的攻关工作。同时要培养出服务于舟山船舶业的优秀人才,实施船舶企业在职人员的再培训工作。只要舟山全社会共同努力,支持舟山支柱工业的发展,舟山的船舶工业在发展舟山新区、建造江海联运中心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中,会有很大的发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企业的发展,在于长期的拼搏和持续地创新。( 傅 智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