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6年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在中国召开 [发布时间]:2016-06-28

返回 打印

  2016年5月26~27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主办、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承办的2016年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中国、欧洲、韩国和日本协会及企业的39名船舶市场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全球新造船市场未来需求及中长期走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会议介绍了各主要造船国家和地区造船市场发展形势,2015年,受国际新船市场低迷的影响,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209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37.5%,但新承接订单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原油船和大型集装箱船占比超过60%,造船完工1476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3.4%,年末手持订单3943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15%;韩国三大造船指标总体保持稳定,新承接订单960万修正总吨,比上年略有下降,造船完工1000万修正总吨,年末手持订单2810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13.5%。受益于日元贬值的影响,日本造船业新承接订单1050万修正总吨,同比大幅增长45.8%,新承接订单中油船、集装箱船和气体船订单合计占比超过50%;欧洲造船业新承接和完工量同比下降,但手持订单有所增长,欧洲船厂专注于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三大指标中客船和海洋工程船订单占比超过80%。
      会议还讨论了各国劳动力市场情况,中国船厂由于技术进步和部分船厂退出等原因,全行业劳动力用工人数比2011年下降大约30%;韩国企业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亏损严重,开始大规模裁员,2016年后劳动力数量和外包工占比将出现明显下滑,日本造船业在工活量饱满的情况下2015年成功实现新老劳动力更替,用工总量有所提升;欧洲造船业人数近年来逐步减少,但由于其高技术船舶建造原因,欧洲船厂34%的员工具备技术和工程高等教育背景,54%的员工具有职业技术教育背景。
      与会专家对全球经济增长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中国专家认为今年以来,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暂时减缓了能源结构调整。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将更多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能源需求将更绿色和低碳化,而短期来看各经济体周期不同步,发达国家经济整体表现略好,新兴市场国家相对较差。日本专家认为世界经济增速在2025年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后开始回落,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平稳增长,到2035年天然气和清洁能源占比将明显提升。欧洲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不断下降,至2060年印度有望超越中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会议重点对主要细分船型中长期新船需求进行了预测,总体来看,未来5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海运量增长乏力,新船需求将出现明显萎缩,专家一致认为年均新船需求在3300万修正总吨以下,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新船需求将有所回升。
      细分船型市场来看,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油船受拆解量大幅增长的影响,中长期需求将会保持一定的增长。短期内超大型原油船(VLCC)仍占市场主导地位,长期来看,成品油船市场前景要好于原油船。

表1 中国、欧洲和日本代表团对油船新船需求预测

年均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