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浙江半岛船业任国定董事长
7月3日,笔者在半岛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国定陪同下,一进入造船现场,就看到在公司十万吨级的船坞上停泊着江南船厂新造的8.3万DWT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MLGC),在公司的3.5万吨船坞上停泊着3万DWT的散货船。任董事长告诉笔者,浙江半岛船业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造船企业,造过不少高技术含量的船舶,如3万DWT化学品和3.8万吨级半潜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船舶订单减少,船价一落千丈,船企接单造低价的散货船严重亏本,船企未敢贸然接单,造成现场相对空闲。但船企的老板仍然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希望通过合作经营使产品升级。曾谈过几家中外企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合作成功。公司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两个船坞,一个是10万级,一个是3.5万级。有这么好的条件,公司不能静等合资方来合作经营。于是,董事长任国定四处寻找客户,终于和江南船厂等上海大船企合作,把二个船坞作为公司交船前进坞装配维修基地。两个船坞的优势发挥了出来:大船坞作业计划排列今年年底,小船坞作业计划目前排列10月份。船坞的租费收入比较可观,能支付目前工人的工资和日常办公支出。下一步如果能办好外轮修理资质,其业务收入还能大幅增加,可以渡过暂时的困境。
任董事长说,浙江半岛船业有限公司除了有船坞以外,另一个特点是,周边海域是深水海域,水深达75米。国内海工船舶要做深水拉力试验,水深要求在50米以上,半岛船业是最好场所。每年海工船要做几次试验,半岛是亚洲最佳的深水拉力试验基地。
二个船体车间,造船用的胎架整齐地放在一起。任董事长说,这两个车间准备跟绍兴的钢结构制造公司合作,做大件的钢结构,利用原车间的吊装设备进行焊接拼装,并可利用船企的大型的平板车、龙门吊和码头,把大件钢结构从海上运送到沿海各地,解决运输难与运费贵的困难。以上两个项目正进入初创阶段,如进展顺利,公司可以产生几千万的利润,原有的公司借款也可逐步还本付息。任董讲到这里,不禁回想起了自己16岁进入修船行业的情景,当时认真学习修船技术,工作顺顺利利,业绩也越做越大。30多岁就走上了厂级领导的岗位。
任董事长说,2005年,在原来盘峙船厂修船获得资金的基础上,办起了浙江半岛船业有限公司,从修船跨入到造船行列。开始时生意也红红火火,想不到2008年以后船市风云突变……。讲到困境,任董事长也有些伤感,但可以看得出,任董对造船还是十分有感情,不愧是船界修造船精英。半岛船业公司这种转型,不但充分发挥了船舶企业现有资源优势,也符合当前产业的发展方向,即从造船向修船方向发展,从总装制造向售后服务转型。从产业链来看,即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部,向右上升往售后服务高端发展,从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过渡。利用船企的大车间吊装设备制造大件钢结构,还可利用海域、码头的优势做好大件运输工作,发挥物流和配送的功能。这样,从产品的制造、仓储、运输拉长了产业链,充分发挥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促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使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半岛船业目前已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根据目前的计划,走出困境是指日可待。任董目前在思考的,是如何组建一支管理的团队,来承担后期的业务。在此,愿半岛船业早日走上转型发展之路。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曙光已在眼前,希望就在脚下。
傅 智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