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舟山的船舶企业继续面临着“交船难”的巨大压力,不少船企计划交船量和实际交船量有明显差距。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船东以质量问题为由,不断要求船企整改变化。对此,船企应本着“有则改之”的积极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切实提高船舶质量。
目前,全球航运市场低迷,企业亏损的消息时时烦扰着人心,船东们接船的意愿仍在减弱。如舟山某骨干船企接了希腊船东20来艘散货船,船东频频提出船舶质量有问题,进而要求延期接船,减价补偿,超期罚款甚至弃船。这是船东在航运市场低迷形势下,向船企“转嫁风险”之举。然而,无论我们多么不情愿,但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除了个别船东属无理取闹外(船东的牌子也做烂了),大部分船舶质量问题确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存在着与技术规格书、造船规范和造船标准有一些小差异的问题,否则船企也不会这么被动。这也说明,船企在建造船舶质量上确有刺可挑。这些小刺,在船市好的时候,船东根本不在乎,巴不得早一天交船投入运行赚钱。而现在则一而再、再而三地要船企整改。
我市的造船质量,在浙江省范围内算是比较好的,但跟上海等地的造船央企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与日、韩先进造船企业相比,差距更大。我市许多船企建厂时间短,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基础薄弱,许多企业还以亲属关系作管理纽带,难以适应现代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突然变化后船东日益严格的要求。管理粗放造成产品质量可控性差,造船工程采用承包形式,一线的产品质量由外包工负责,致使船舶总体质量不够稳定。正因为造船质量欠缺,自本次船市陷入低迷以来,我市船企“交船难”的程度,远高于国内先进造船企业。那些先进的造船企业靠的就是自身的实力。
形势“逼人”强,赚钱靠知识。根据业界专家分析,最近2-3年受国际形势多变的影响,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船队运力过剩,船厂产能过剩。2013年船市不会明显改善,船市仍然是“买方市场”。可以想象未来船东对于造船质量的要求有可能更加苛刻。因此,我市船企加快提升船舶质量水平,控制经济运行风险已是迫在眉睫。船企要立足造船市场,质量永远是船企的经营和信誉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转变经营理念,采用现代造船模式强化管理,提升船舶建造质量,不仅是我市船企目前“保交船”的权宜之计,也不仅是船企业当前求生存的无奈之举,而是船企业未来求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石。因此,我市船企要牢固树立“质量立身”的意识,不断创新,扎实做事;要力求实实在在的提高,不要忽悠;要彻底改掉“夜郎自大”精神,从一线数据抓起,摸清家底,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质量责任;要严格考核,持续改进,全面深入地提升船舶质量,让自己的产品无瑕疵可挑;要建立项目管制度,在技术要求和建造细节上与船东船舶社多沟通,尽量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让船东抓到“把柄”。
船企在调整、整顿中要牢牢记住,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产品的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源。有了这两个法宝,船舶企业不但能破除“交船难”困境,而且能建造更精的产品,开拓更大的市场。
舟山市出口船舶预警点 傅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