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基础科学领域的落后,中国的企业很难对庞杂、跨越多种学科的海工体系有总体了解,所以对前期和总体设计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目前,神开石油已经研制的项目有:水下井口工具优化设计、浅水水下采油树设计、水下控制系统远程操作的可靠性分析等。接下来,神开石油将开始攻克深水水下采油树技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同时突出关键设备的研究。首先研制水下采油树的液控阀门,继而研制水下采油树本体、控制系统,最后研制水下生产系统的配台设备(如联结器、导向结构、水下辅助结构等)等。
海洋系泊链:亚星锚链
海洋系泊链是海工平台能持续运营的“必备品”,其作用是将各类海工平台和海工船舶(如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和 FPSO等海工船舶)固定在预定位置,保证其开采或其他作业。系泊链的配备数量根据不同海域的海水深度、洋流等实际情况来决定。据了解,浅海海域平台和深海海域平台分别要配 8~12根和24根系泊链。
目前系泊链按照机械性能可分为R3、R3S、R4、R4S、R5等几个等级,一般链径是从70毫米到122毫米,共22个型号。随着海洋石油开采由浅海200米深度向3000米以上更深海域发展,平台对海洋系泊链的规格、强度有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此前主要适合于浅海作业的R3级系泊链难以满足平台的要求,大规格、高强度的R4级海洋系泊链和超高强度的R5级海洋系泊链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这一领域,此前只有日本、瑞典、美国和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具有开发技术,中国在高强度的R4和R5级海洋系泊链领域的研发一直处于空白。
2007年,在中海油的委托下,亚星锚链开始R5级系泊链研发。其投入数千万元,联合702所和宝钢钢铁研究所成立R5系泊链材料攻关小组,并由中国第一代系泊链专家殷匠教授领衔进行研发工作。中国7家高校与研究机构也参与其中,上海大学承担着氢脆拉伸试验,经过两年的研发试验,2009年,用于石油钻井平台的R5级海洋系泊链研制成功。
经过测试,亚星锚链的R5级系泊链的抗拉强度达到1000~1050Mpa,屈服强度<960Mpa,屈强比为≤0.92,完全满足对R5级系泊链强韧性配合要求和相关船级的规定。
亚星锚链一位技术人员表示:“深海钻井平台的系泊链直径一般为180~200毫米,这样超大规格的泊链,单根的重量达到600~1000吨,在成千上万的单环中每一环都必须无缺陷,这不仅对焊接、热处理工艺是重大考验,就是生产装备也得从零开始。亚星锚链自己研发装备,自己开展技术攻关,目前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16号系泊链生产线和4000吨锚链拉力试验机。”
2010年,亚星锚链的R5级海洋系泊链被用于“海洋石油981”号。同年5月和10月,又获得了俄罗斯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的R5级海洋系泊链订单,订单总额3亿元。据了解,这批海洋系泊链总重量达2500吨,每节链条长2500米,重350吨,是目前世界上单根最长和吨位最重的高强度系泊链之一。2011年9月16日,亚星锚链实现了在巴西市场的首次突破,与巴西Tiro Sidon LLC公司签署总金额为1746.53万美元的系泊链销售合同。(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