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向海而生 奋楫笃行---舟渔远洋鱿钓党员们的奋斗之路 [发布时间]:2020-06-18

返回 打印

 

  有句老话叫宁上山,莫下海,远洋捕捞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远洋党员们的故事。

  1990年舟渔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尝试北太平洋鱿鱼捕钓作业,成为了我国远洋鱿钓产业的开拓者。30年来,远洋鱿钓产业在中国取得了蓬勃发展。据统计我国现有鱿钓船只近600艘,遍及全球等各大海域,年产量可达50万吨,已成为我国大洋性捕捞的支柱产业。而这正是一代又一代远洋鱿钓人奋斗的结果。他们筚路蓝缕、意气风发,他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他们开拓进取、一往无前!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三个词。

  第一个词是开创

  李志康,是我国第一批鱿钓船船长,曾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水产优秀船长”、“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九十年代远洋鱿钓刚刚起步,产量和质量都不高,年轻的李志康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仔细研究各类资料,发现现有的生产方法都是照搬日韩等国的,方法虽已比较成熟,但由于船型不同,很多经验并不适用于我国,照搬国外经验效果反而不好。摒弃日韩经验后,他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不断尝试与改进,最终成功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的捕钓方法,很快他所在的鱿钓船产量就超过了其他同类船。同时他从不私藏技术,乐于开放交流,主动传授经验,这为我国远洋鱿钓产业的初期发展注入了很大养分。

  第二个词是开导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1世纪悄然到来。随着社会物资的丰富,艰苦又枯燥的远洋工作让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远洋船员的稳定成了一个大难题。不可思议的是,远洋鱿钓船“舟渔678”轮却创造了“船员零返回”的记录。

  舟渔678轮船长名叫郑代龙,他师承李志康,除了技术高超外,还是北太平洋出了名的热心船长。郑代龙说:做好稳定,秘诀就是“开导”,要学会开导别人更要学会开导自己,船员有了情绪,就找他们谈谈心,自己有了迟疑,也要给自己加加油。他从一件件小事人手,切实关心船员:起抛海锚不打电铃,是为了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一会 ;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物资,避免物资耗尽的船员尴尬。他的一言一行增进了船员的团结互助,在船上营造出了家的氛围,也铸就了稳定的大旗。正因为如此,他所率领的“舟渔678轮”被中华总工会授予了“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

  第三个词是开拓

  创业艰苦,守业更难,当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开拓者的出现便显得至关重要。以郑鹏勇船长为首的开拓者们正是远洋鱿钓突破瓶颈的关键。

  随着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鱿鱼种群习性也发生了改变。北太平洋鱿鱼族群的不断向西,加上入渔日本海项目的连续搁浅,使传统渔场有效生产时间缩短,因此开辟北太平洋西经海域迫在眉睫,但西经海域相较传统渔场风浪更大,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一时间很多船长都有些迟疑。郑鹏勇作为北太党支部书记,主动请缨要求出战,同时号召其他船只共同出征,他说:党员就是要冲在前面,因为我们是先锋。这次开辟新渔场,我是党员,我先去!通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郑鹏勇和战友们最终找到了新的鱿鱼族群聚居地,成功开辟了北太平洋西经渔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在那遥远的大海之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向海而生,在风起云涌的大海中搏击海浪;他们奋楫笃行,在烟波浩渺的汪洋里共同致富;他们开拓海疆,在波澜壮阔的公海上宣告海权,告诉世界: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

  这是远洋船员们的故事,也是改革开放40年里各行各业的故事,更是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故事。不忘初心共筑梦、牢记使命勇向前、立足岗位做贡献!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共同努力、一起奋斗,伟大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张洪源)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