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月进、出口起伏较大。上半年,全市外贸单月进口呈“M”型,出口呈“W”型,6个月里面均有2个月出现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矛盾依旧突出。
2.外贸总量全省排名稳定,增速高于全省。自2011年以来,我市外贸总量在全省排名稳定在第八位,高于湖、衢、丽,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延续去年上行态势,处于全省先列。
3.保税库进出境货物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保税库进出境货物实现进出口295.97亿元,占同期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5.1%。其中出口79.75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同期全市外贸出口的39.7%;进口216.22亿元,同比增长3.7%,占同期全市外贸进口的64.2%。从上述数据看出,在自贸试验区背景下,全市保税库贸易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前景可期。
4.三大主要出口商品“一稳一快一回落”。一是水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水产品出口38.5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远洋水产品出口20.70亿元,同比增长16.4%。二是油品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油品出口79.07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较1-5月加快16.5个百分点。其中原油出口4.02亿元,同比微降0.1%;成品油出口75.05亿元,同比增长19.2%。三是造船出口回落。上半年,全市修造船出口62.8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造船出口43.61亿元,同比微增0.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9.3个百分点;外轮修理19.24亿元,同比增长32.1%,主要为 IMO规范废气排放标准即将实施,各类船舶加装脱硫塔带动。
5.主要出口市场分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跃居全市出口前列。传统欧、美、日等市场因船舶、油品等减增下滑明显,上半年同比分别下降0.8%、2.2%和30.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跃居全市出口第三地区,上半年出口33.09亿元,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7.9%,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上升8.7个和6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超1亿元国家有8个,均两位数增长。
6.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体好于全市。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286.08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市进出口比重的53.2%,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7.2百分点。其中进口202.78亿元,同比增长11.1%;出口83.30亿元,同比增长17.4%,进出口、进口、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1.6个、0.7个和4.5个百分点。新产品带动自贸试验区进出口两位数增长。上半年,液化天然气、载体催化剂和其他芳烃混合物等合计实现进出口额21.95亿元,共同拉动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增速8.7个百分点。
7.服务贸易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市服务贸易实现进出口80.21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进口13.29亿元,同比增长15.1%;出口66.92亿元,同比增长4.4%。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势迅猛,上半年实现进出口12.43亿元,同比增长1.3倍。(摘自舟山商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