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江海直达:“舟山标准”为长江经济带画龙点睛 [发布时间]:2019-08-27

返回 打印

 

  自去年4月10日完成首航至今年7月31日,共完成货运量135.8万吨,营运收入2583万元。“江海直达1”号投用15个多月后,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去年4月,满载2万吨铁矿砂的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从宁波舟山港出发,航行约360海里,直抵安徽马鞍山,完成了江海直达之旅。

  获批成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后,舟山根据航行内河和特定海域特点,改革突破现行制度体系,助推江海联运直达船舶造船技术标准与相关规范实施,研发建造完成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

  江海直达首制船由舟山设计、舟山建造、舟山运营,开创了“舟山标准”,也由此开启了中国航运业江海联运新时代。

  经第三方评估,江海直达船舶统一的技术标准与相关规范以及江海直达船舶研发建造属于全国首创,对促进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发展以及国际船舶修造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完成65个载重航次    “江海直达1”号效益显现

  8月1日早上6时,装载2.1万余吨铁矿石的“江海直达1”号从舟山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启程,经过两天多航行,由海入江,于8月3日早上9时30分顺利靠泊江苏张家港沙钢海力码头。

  这是“江海直达1”号下水以来完成的第65个载重航次,也是方兢今年完成的最后一个载重航次。直达船卸货返航后,方兢将迎来几个月的休假时间。

  去年11月29日,已有20多年船龄的方兢成为“江海直达1”号船长,第一次驾驶真正符合第三种船舶规范的江海直达新船型。 8个多月来,方兢共完成载重航次30多个。

  谈起驾驶感受,方兢对这个“航运新兵”赞不绝口:“船的性能和稳定性都非常好,操作起来灵活性高,抗风浪等级强,相比一般的海船,这艘船更节能,更环保。 ”

  在登上“江海直达1”号之前,方兢常年在海上航行,但很少驾船驶入长江。方兢告诉记者,对船员来说,在江上航行比在海上航行难度更大,因为长江航道相对较窄,来往船只密集,情况复杂,开船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过去几个月,压力很大。

  眼下,方兢可以松口气,好好休息一下。但“江海直达1”号仍在不停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承担首航任务的老船长程颐接替方兢,再次担任“江海直达1”号船长。

  点开船讯网,可以清晰地看到“江海直达1”号一次次的航行轨迹。8月12日下午,它正以9.8节的航速,离开舟山,往长江口行驶。

  负责运营“江海直达1”号的浙江新一海海运有限公司江海办主任洪松定告诉记者,自完成舟山至马鞍山首航任务后,该船其余航次都营运于宁波舟山港至张家港航线,为沙钢集团提供铁矿石运输配套服务,装货点为北仑中宅和鼠浪湖铁矿石码头。

  “总体运营情况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船舶设计要求。”洪松定说,“江海直达1”号平均航速为10.5节,平均航次载货量21220吨,航行油耗重油8.3吨/天,轻油0.9吨/天,停泊油耗轻油0.4吨/天,总油耗较同类海进江船低15%左右。

  通江达海货畅其流    “江海直达1”号打破江海联运瓶颈

  去年4月,正是这艘“江海直达1”号,驶过南京长江大桥,创下航经南京长江大桥船只的载重量最高纪录。

  对于很多海船船员来说,能够驾船驶过南京长江大桥,曾经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41岁的方兢1997年成为一名海船船员,却每每“望桥兴叹”。“我们海船船员考内河航线行驶资格证明,一般只会考到南京。因为以前的大吨位海船基本上进不了南京长江大桥,我们再往里考没有任何意义。 ”

  方兢2012年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内河航线行驶资格证明》,航线为上海―南京。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南京长江大桥,桥身净空高24米,最多只能通行1万吨级海船,洪汛期、丰水期甚至只能通过3000吨级船舶。大宗物资由海进江,只能层层中转。“以往海船运输铁矿、煤炭等大宗物资,首先要在港口减载、换装。受制于船型、航道水运能力、长江大桥限高等因素,不得不在南通、张家港、南京等地再次更换低吨位的江船,越往上,更换次数越多。 ”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人士说。

  每多一程中转,就意味着更长的运输周期,更昂贵的中转费用,更高的货物损坏率,更多的装卸逸尘现象。

  以一艘载重2.2万吨的海船为例,如果要换成江船,需过驳一次,市场价每吨装卸费为10元,2.2万吨货物装卸费达22万元。

  一装一卸,至少耗时一天。如果没有衔接好,耗时还要长。而铁矿石颗粒比煤炭更细、更小,逸尘量更大。多一程装卸,就多一程污染。

  海船入江难,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航道的水深达不到,第二个原因是沿江有许多座大桥,大桥的高度也制约了海船进江的吨位。

  江船无法出海,则主要是因为江船难以适应海上航行的要求,安全性严重不足。

  长江是沟通我国东中西部物流运输的大动脉,承担了大量的能源物资和产成品运输。

  研发江海直达运输新船型,成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效率的迫切需要。

  舟山设计、舟山建造、舟山运营    “舟山智造”全国首创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调研考察时亲自点题“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成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发展的战略支点”,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画龙点睛的战略支撑作用。

  为贯彻实施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枢纽作用,舟山市政府、长江航务管理局、中国船级社三方签署江海直达船舶研究合作备忘录,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进解决江海直达瓶颈问题。

  设计还没开始,研发团队就遇到了一个致命难题,造船技术标准哪里来?

  彼时,国内只有江船规范、海船规范,江海直达船船型规范还是空白。

  为解决船型问题,研发团队采用先进的“目标型规范、可靠性、风险评估”等理念及方法论,基于宁波舟山海域2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采用与海船一致的安全衡准开展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并结合实船及模型试验验证,系统解决了江海直达船舶的结构、稳性、基本干舷、设备等的合理设置问题。

  一条全新设计的折叠桅杆,能让它成功穿过南京长江大桥,从舟山直达马鞍山。

  舟山坚持设计与规范形成同步,创新突破,成为江海直达船中国规范制定的参与者。

  2017年,交通运输部先后公布《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建造规范》《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法定检验暂行规则》,标志着我国除海船、江船外第三套船舶规范标准正式建立。

  水到渠成,天时人和。

  2017年4月19日,我国首艘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在舟山正式开建。 2018年4月10日,“江海直达1”号成功靠泊安徽马鞍山港,按照我国第三套船舶规范标准的江海直达船正式投入市场。

  “舟山智造”的中国首艘江海直达船,由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国船级社审图和建造检验、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浙江新一海海运有限公司投资营运,具备“宜江”“适海”“先进”“经济”的特性。经测算,该船型比同类海进江(海船)船舶造价降低约10%,载重量增加13%,能耗降低12%。

  在示范船的引领作用下,舟山正抓紧研发其他江海直达船型。

  据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在原有1万吨江海直达武汉船型基础上,舟山又先后完成了江海直达1.25万吨干散货船、700TEU集装箱船、1500车商品汽车滚装船、冷藏船等系列船型研发。

  江海直达船,将江港海港串成了一个整体。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江港和海港之间互相孤立的信息无缝衔接起来。(选自舟山晚报)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