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越洋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定海盐仓,是一家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而它的创办人是渔家女袁亚珍。从一穷二白到舟山水产行业知名女企业家,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而袁亚珍认为,这么多年,是她心中的小家,让她成为了今天的女企业家。
走出小岛到城里打工
1959年,袁亚珍出生于定海长白岛一户渔民家庭,她在家中排行老大。一家有女,百家求。袁亚珍嫁给了同村的王岳庆。而王岳庆比起其他追求者,家里更穷苦,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弟妹成群,一家8口人,生活窘迫。但袁亚珍看中王岳庆为人实在,坚信夫妻俩有手有脚,只要肯吃苦,肯定可以把日子慢慢过好。
儿子4岁时,夫妻俩决定离开长白岛,到定海城区找工作,赚钱养家。那一年袁亚珍26岁。
头两年,袁亚珍在定海一家饭店打工,在当时她对这份工资很知足,但因为饭店工作不能有多余时间接送儿子上幼儿园,她最后谢绝了饭店老板的挽留,去了工地给人烧饭。因为工地上虽然要管200多人吃饭,但她一天只烧两顿饭,儿子午饭在幼儿园吃,下午放学她把儿子接来后,再去工地忙工人晚饭,两不耽误。
儿子从小自立又孝顺
工地的工期结束后,袁亚珍做起了最苦最累的贩鱼生意。在这个以男人为主角的行当里,女人赚钱更辛苦。
为了顺利拿到鱼货,袁亚珍每天半夜都比 人提前一个小时去码头等,然后和丈夫到居民区叫卖,早上为了不上厕所,她连水都不敢喝。那时她每天最渴望的,就是饱饱地睡一觉。
“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会烧饭了,上学放学也是他一个人,我们根本没时间接送。”袁亚珍说,儿子从小自立,还特别孝顺。傍晚,母子俩一个收摊一个放学,谁回家早谁就烧好晚饭等家人一起吃。
袁亚珍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荷兰大学攻读研究生,后在当地成立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如今已经成家并有了下一代。“我儿子是真的好,什么都好,特别好……”袁亚珍毫不吝惜地夸起自己的儿子,满满的骄傲。“我和丈夫从来不吵嘴,一直互相扶持,低头苦干。这一切,儿子从小看在眼里,也因此更加懂事。”袁亚珍说,那时忙生意,她没有任何刻意的说教,是生活的磨砺,教会儿子心疼和理解父母。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在水产行业渐渐站稳脚跟后,袁亚珍和丈夫开始租摊位、开门市部、承包冷库。2002年,夫妻俩投入10多年的积蓄,在盐仓工业园区创立了舟山市越洋食品有限公司。
这些年来,越洋食品公司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兴企之路,一年比一年壮大。袁亚珍夫妻在舟山辛勤经营,他们的儿子在荷兰负责打理海外市场,一家人齐心协力,公司产值逐年稳步提高。2013年,袁亚珍在定海岑港成立了她的第二家公司-----舟山市福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袁亚珍说,当年从长白岛走出来,她一心想要摆脱贫穷的生活处境。因为贫穷她和丈夫才更加勤劳,也正是因为一起奋斗,夫妻感情更好了。在人的一生中,成功的因由各种各样,而在袁亚珍看来,家庭的因素功不可没。“家是我精神的支撑和工作的动力,再苦再难,为了家都可以挺过去。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或许正是袁亚珍有了今天成就的原因。
(选自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