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进船变成了闲置“养猪船”
1980年12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文批准开放沈家门港和黄星锚地、洛华锚地等,相应设立舟山海关、边防、港监、商检和卫检等涉外机构,舟山对外大门正式开启,舟山对外贸易由此迈上了新台阶。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决定利用外汇购买国外新旧船舶,组建对外运输船队,适应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运输要求。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日本购买、建造了9艘900吨级的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和9艘千吨级的冷藏运输船。但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各霸一方垄断经营的体制,使得实际操作十分困难。国家花几千万美元进口的18艘国际先进船,变成了闲置的“空船”。当时,浙江尚未设立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就将总公司分配调拨的一艘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调拨给舟山海洋渔业公司使用,另一艘冷藏运输船调拨给宁波市使用。而多数省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认为总公司调拨的两艘进口船是宝贵资产,宁可闲置空停港口也不愿调拨给别单位使用。“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就这样停泊在珠江黄埔码头,在船上养了一群肥猪,国际先进船成了“养猪圈”。
1977年,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兼我驻美联络处商务参赞张建华离任回国,担任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张建华赴广东省调研工作时,看到“友谊四号”船停泊在珠江黄埔码头养猪,觉得不可思议,就问广东方面的同志:为什么在这样先进的船上养猪?得到的回答是:国家不允许外贸船舶参与进出口商品运输,养猪总比闲置停泊的好啊!张建华回京后,再三与有关部门研究商讨启用这批船舶参与进出口商品运输,但各有各的说法,阻力重重,也一直没能办成。
1978年5月,我进京申报舟山二渔公司利用外资进口日本渔轮和加工母船时,请求张建华支持。张建华爽朗地说:“克田啊,你找我算找对门了,我国渔轮等有关设备进口和海产品出口都由我们公司经营管理,浙江利用外资引进日本渔轮及有关设备项目,只要不影响海产品出口,就积极支持。我们公司前几年从日本进口的一批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和冷藏运输船,由于经济体制原因,不让外贸部门搞海产品收购加工和进出口商品运输,大部分船都闲置停泊在港口,广东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的‘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养了群肥猪,太可惜啦!如果你们舟山可以使用,就先将广东的两艘船调拨给舟山,产权属于总公司,由舟山经营管理,亏损由总公司承担,盈利由总公司和舟山分。如果你们经营管理得好,还可以再调拨几艘给舟山。 ”
我说:“那太好啦,舟山迫切需要这样的渔业加工船和冷藏运输船。舟山国营渔轮少,吨位小,马力小,又没有保鲜设备,外海渔业资源尚未很好开发。群众渔业都是小型机帆船,没有冷冻冷藏保鲜设备,仅在近海捕捞。由于渔船多,捕捞范围小,捕捞过度,近海渔业资源破坏严重。海鲜品销售,如同粮食一样,由国营水产企业统购统销,产销环节繁杂,这是造成海鲜品质量不好的重要原因。我们出口10吨冻鱼,不及一吨活鱼价格。因此,总公司进口的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和冷藏运输船,正是舟山急需的,而且是求之不得的。对舟山来说,这样的船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
突破重重阻力,立志变废为宝
1979年1月3日,舟山地委调我出任舟山地区对外贸易局党组书记兼局长。我着手办理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拟定调拨给舟山的一艘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和一艘冷藏运输船的相关手续。事实上,要把两艘船驶回舟山,还要过许多关口,办理很多具体手续。从此,为申报上述两艘船舶参与舟山对外贸易运输,我跑上跑下、省内省外做工作,花费近两年时间终于办成,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我们船舶工程师赴广州,察看了“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和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觉得非常满意,都是才进口三四年的船舶,而且尚未运营,但对加工船如何运营尚无经验,省局领导认为先接收“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比较妥当。
1979年8月10日,由时任省外贸局副局长毕华和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水产科科长吴师华陪我向时任副省长兼省财办主任王博平汇报,要求:(1)批准舟山外贸局接收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无偿调拨的“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参与对外运输;(2)批准舟山外贸局从香港引进“海天号”活鱼运输船,以利发展活海鲜鱼对外贸易。吴师华说:今年舟山外贸局和香港海天公司试钓出口活石斑鱼成功,已经由“海天”轮活鱼运输船往香港发运两批活石斑鱼计6.8吨。每吨活石斑鱼创汇相当于10吨冻黄鱼,可为国家多创外汇,为渔民增加收入,开发了新资源,保护了老资源,我们公司也增加了利润,是件一举多得、一事多利的好事。因此,我们公司和舟山外贸局合作,采取补偿贸易形式,从香港引进“海天”轮活鱼运输船,发展活海鲜鱼出口贸易。毕华说:随着改革开放和宁波口岸对外开放,我省自营进出口商品越来越多,建设一支对外运输船队已经十分迫切,我认为仅靠交通系统远洋运输船已不能满足需求,如果租赁国外船舶,既浪费外汇,又会误时。我们局领导班子讨论,一致同意舟山外贸局接收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调拨的“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同意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舟山外贸局合作,采取补偿贸易形式从香港引进“海天”轮活鱼运输船。王博平说:张克田同志要求接受总公司调拨的“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以发展对外运输,促进舟山渔业生产,扩大对外贸易,特别是引进活鱼运输船舶,发展石斑鱼等活鱼海鲜品出口,非常符合舟山实际情况,也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外贸局应该积极支持舟山接收总公司冷藏运输船和引进活鱼运输船。因此,我同意你们的意见,具体操作,可分别办理。现在就批准:(1)舟山接收总公司调拨给的“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先投入舟山水产品往宁波、上海的运输。至于对外贸易业务运输,需要和省交通厅商量,征得他们同意后,由交通厅报告交通部批准。(2)采取补偿贸易形式,从香港引进“海天”轮活鱼运输船,可由省外贸局报告外贸部核批。
舟山外贸局接收总公司调拨给的“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事宜,经省外贸局同意和王博平副省长批准后,我即由杭州直奔北京,向总公司汇报省领导已批准我们接受“友谊四号”船,要求总公司下达调拨通知。
当年10月13日,我带领海员和干部赴广州办理“友谊四号”冷藏运输船交接手续。“友谊四号”船抵达舟山后,即送定海县洋岙公社船厂维修。为了体现舟山特色,我们以普陀山洛迦山佛教圣地名,将船名更改为“洛迦”号。在维修过程中,我请舟山书法家陈明书写了“洛迦”两个大字,用钢板切割而成,电焊在“洛迦”轮船头两侧。
截至1980年11月15日,“洛迦”轮航行10520海里,由舟山运往上海港出口食品罐头7225吨,冻海产品4385吨,还为舟山食品公司由南京运回800吨冻猪肉,应急春节供应。当年运营收入55.26万元,实际支出48.98万元,预扣翌年维修费30万元,预支7万元,合计支出85.98万元,亏损30.72万元,低于总公司核定年亏损40万元,如果扣除预扣翌年维修费30万元,实际没有亏损。因此,省外贸局和总公司都很满意。覃永章局长对我说,你们“洛迦”轮管得很好,要尽快办好对外运输手续,争取春节前把我省自营自运的第一船出口商品运往香港,使香港同胞过年吃到舟山海鲜、黄岩蜜橘和杭州腊味。总公司还特拨基建费,为海员建造1500平方米宿舍,海员高兴无比,养猪船变成了皆大欢喜船!
洛迦轮是舟山对外开港的先锋船
1980年12月14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沈家门港开办对外贸易运输业务和黄星锚地、洛华锚地为出口活海产品的长期交货点时,我们已为“洛迦”轮和“洛华”轮对外贸易和运输业务做好了充分准备。我和蒋信满多次上杭州,要求省公司尽快签订舟山出口香港的食品罐头、冻海产品和冻鹅等商品合同,以实现争取春节前把浙江第一船自营自运的商品运到香港的要求。但由于浙江外贸自营业务刚起步,各方面条件均有制约,直到1981年4月方做完备。
1981年5月1日,沈家门港对外开放和“洛迦”号轮首航香港仪式隆重举行。当时的地委领导在讲话中表示,这标志着舟山正式对外开放,对舟山实现改革开放的整体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仪式后,“洛迦”轮船长鲁德君长鸣汽笛,“洛迦”轮上的红旗迎风招展,威风凛凛驶离沈家门港。
之前,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张建华总经理由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副经理吕庆龙陪同,调研利用北仑港进口粮食问题,顺道来舟山登上“洛迦”轮察看。当看到维修一新的“洛迦”轮装满千吨出口商品和身着崭新海员衣帽斗志昂扬的海员,张建华总经理满意地说:“想不到经你们短时间工作,竟将闲置多年的‘养猪船’,变成舟山对外开放的先锋船。可喜可贺!我回京后,马上通知将广西的‘海翔’号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也调拨给你们。 ”
1982年秋,蒋信满和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储运科副科长李定津带领船长杜维章、轮机长王德根等海员赴广西北海市,办理“海翔”号海洋渔业加工冷藏运输船交接手续,并安全驶回舟山。经船舶工程师讨论,可以将该船改造为冷藏运输船。随即“海翔”号进定海洋岙公社修船厂维修改造,船名改为“洛川”号,再请书法家陈明书写“洛川”两个大字,用钢板切割而成,电焊在船上和船头两侧。
至此,舟山外贸局拥有了“洛迦”号和“洛川”号两艘千吨级冷藏运输船,“洛洲”号和“洛华”号两艘活鱼运输船,计2206.92吨位,5348匹马力的小型对外贸易运输船队。
鸟要有巢窝,才能生息繁殖。船舶要有基地,以供船舶停靠补给,装卸商品。为此,经局党组讨论决定,我们在普陀县平阳浦舟山二渔公司西侧购买了30公顷盐田,沿港建造了一座可停靠千吨海轮的码头,建造了5000平方米货仓,并建设一条连接定(海)沈(家门)公路的道路,供装载商品的汽车进出货仓和码头。二期计划建设日产30吨冷冻品和30吨冰的工厂,一座库容1000吨冷冻品和1000吨冰的冷藏库,逐步使舟山外贸形成商品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出口、结算的综合企业。
1983年3月,我曾以舟山外贸局成功试办小型对外贸易船队的事实,撰写了《我们欢迎这样改革》的建议信致党中央,该文刊载于1983年5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情况简报》第752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以开发新商品(石斑鱼、河豚鱼等)、新贸易(补偿贸易)、新路子(自办对外贸易小型运输船队),促进外贸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口岸;舟山以外贸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口岸,带动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1982年,舟山出口商品总值4860万元,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2069万元增加1.35倍。其中大宗出口商品,尤其是各类食品罐头、海产品、纺织品和土畜产品,都成倍甚至几倍地增长。更为可喜的是,补偿贸易、外汇贷款和来料加工等新型对外贸易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作者张克田 原舟山地区对外贸易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