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三十八个春秋磨一剑--舟山正源标准件公司董事长林仲岳亲历记 [发布时间]:2018-11-30

返回 打印

  舟山市正源标准件有限公司是专业化标准件生产厂家,是经国家批准的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法人单位。40多年前,“正源”还只是一家手工合作社,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技术改革,企业不但逐渐走向正轨,还保持着过亿元的产值。风力发电用高强度螺栓占领了全国主流市场70%的份额,高强度紧固件还成功进入了核电、石油机械、航空领域。产品远销北美、欧洲、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一、临危受命,大刀阔斧搞改革

  “正源”公司的前身是舟山市标准件总厂,曾是浙江省最早的手工合作社,成立于1953年。

  后来发展为电机分厂、机械分厂,标准件产品制造分厂,后成立了普陀标准件厂,最后更名为舟山市标准件总厂。

  1980年 .初出茅庐的我,成为舟山市标准件总厂的一名普通工人,跟着老师傅学习技术。每天在生产流水线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螺丝螺帽的机械操作,确保每一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下班后,还坚持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每天所学的知识,总结自己的不足。

  建于 上世纪60年代的厂 房、设备设施都已十分陈旧。每逢下雨天,房顶便会漏水,工人进出被雨淋湿,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每当遇上紧急的生产任务,需要工人连夜赶工,我总是冲在最前头,心里想的是公司的利益高手一切,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尽力完成。

  在厂里,普通技术工成长为班组长,通常要花两年时间,我凭着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的劲头,只花了半年时间就开始带班组,-年后当了车间主任。这不是我聪明,只是我比较主动肯干,做事认真,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责任心。

  也正是因为能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在十几年时间里,我先后担任了工厂各个部门的管理层职位,不管是工艺技术、业务水平,还是行政、人事工作能力,都得到企业上下一致认可,成了企业里名副其实的“全能王”。

  1989年,由于遭受外国反倾销制裁,中国制造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舟山市标准件总厂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加上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产品带销,企业濒临破产,厂里1600多名员工的生计也成了问题。转制迫在眉睫.但面对底子薄根基弱的状况,无人愿意接手。

  在企业转制的关键时刻,上级领导把我推上“舞台”。我临危受命,毅然挑起振兴企业的艰巨任务,出任分厂厂长,扛起企业振兴任务。

  为此,我进行了大刀因斧的转制改革。将原舟山市标准件总厂破产重组,以车间分包的形式,分解生产任务。经过层层分块承包,解决生产难题,到2001年转制正式完成.成为普陀区最早成功转制企业。

  二、抓住机遇,风电产品独树一帜

  吃惯了大锅饭的工人,转制后搞分块承包,一时不能适应。我不分昼夜,和工人兄弟并肩战斗在第一线,面对困难,自已冲在最前面,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千方百计请教专家,同时组织一部分人开拓市场,发展新业务,尝尽了酸甜苦辣。

  就这样,在我带领下,历经几年奋斗,全体员工各尽其责,拧成一股绳,顺利渡过了难关,终于破茧成蝶,浴火重生,“正源”公司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也成为众望所归的企业领头人。

  2006年,我从市场行情中了解到,“高铁”“航天航空”“公路”“新能源”等大项目大产业不断推出,高强度紧固件钛合金等高端紧固件需求量大大提升。与此同时,国内风电产业也正在迅速扩张,风电场一个接一个上马。

  我瞄准了风力发电产品,但是,从做传统紧固件到做风能发电产品,这条“河”不是简单可以跨越的。因为风能紧固件对抗拉强度的要求更高,等级性能比传统紧固件高出2~3倍,同时还要增加拉伸、低温冲击等检测。

  砻糠搓绳起头难。我依靠企业自身近40年紧固件制造经验作基础,从2006年起,每年投入2000万元科研费用,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风力发电产品的自主研发。

  一年半后,经过专家与技术骨干的共同努力,“正源”新开发的风能紧固件产品顺利通过质检,公司有了“孕育新生”的能力。随后的几年里,这种能力不断放大,乃至风能紧固件产品一跃成为公司的支柱产品。

  现在看来, 我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这几年国内风电产业迅速成长,仅舟山来说,风电场、船舶、石油企业、大桥等也出现了“正源"产品的身影。

  目前,“正源”公司已年产风力发电配套紧固件50万套,为国内外95%的风电叶片、主机供应商配套,占全国风能发电紧固件市场分额的70%以上。

  “正源”公司小广场里,矗立着3座风力发电机模型,这是我公司第一代风力发电机产品研发中的配套机型,展示着“正源”10多年风电高强度螺栓领域的发展历史。

  三敢于挑战,共渡时艰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企业因此面临着经营 危机。

  鉴于这场金融风暴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冲击,有很多人一味向往外边世界的美好,却往往忽视了自己身边最美的“风景”。在认清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前提下,我果断决定在守住国外市场的同时.力拓国内市场,积极抢占更大的国内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针对金融危机来袭,很多企业纷纷裁员,来减轻企业自身的负担。我不但没有裁员,反而招聘中、高级技术人员30多名。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照顾好公司的员工,就像照顾好自己的亲人一样。正因为我能以遇事沉着冷静、自信而从容、待人真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与员工的互尊互敬、相伴相扶、患难与共。

  我召开以“ 挑战与生存”为主题的干部员工动员大会,分析了“正源"良好的经营现状和大有可为的发展前景,以及“正源”坚若磐石的牢固根基,激励员工增强信心、共渡时艰、共谋发展、破解难题、积极应对。

  如何吸引人才、营造爱才氛围?我坚信一个成功企业的文化力是无比深厚的,无论是外在的或是内在的。为此,我在厂内新建一个科普馆。这是“正源”科普工作的一个跨越式提升,它成为员工培训、普及科普知识的平台。同时,它也成为“正源"品牌形象的宣传窗口,对提高企业知名度、弘扬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长远发展起到积极和持久的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 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正是“正源”文化的重要因素。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大多数企业家感受着强大的压力,而我镇定自若,在危机中欣赏“风景”。

  四、“机器换人”,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绿色环保增加企业动力

  过去坚持粗放发展模式,简单追求增长速度,从现在看来显然是行不通了。为此,我认准形势,紧跟步伐,加快技术改造和高端人才引进,以提高创新能力。

  2015年,“正源检测中心”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成为国家级检测实验室)、入选省企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企业高强度紧固件研究院2015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风电整机配套紧固件成为浙江名牌。

  2016年,我公司与西安交大共建院土工作站,合作打造一支由30余人技术骨干参与的正源技术中心大工匠团队,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这对我公司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将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并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为我公司加快技术改造和高端人才引进迈出了新步伐,必将对普陀经济转型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2017年,我公司又投入1200万元,进行红打螺母自动线设备改造,引进3台螺母、螺栓自动下料机,一条250T红打螺母自动线,8台螺母自动攻丝机,一台达克罗自动喷涂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先需要40个人完成的一个月800吨的作业量,现如今只需要12个人一个月就可以完成。此举不但缩短了产品生产时间,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我公司加快产品技术改造和设备创新,先后投入2000多万引进2条冷镦螺栓生产线,一条表面涂覆自动喷涂线及超声波探伤就水线、疲劳试验机、地锚螺栓生产流水线、地锚螺栓拉力机等设备,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装备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进一步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在大力投入生产设备的同时,我心系公司环保工作,大力投入环保设备.营造绿色健康企业,力排众议,在环保设备方面也投入800万元,把燃煤锅炉改造成无污染、清洁环保的燃气锅炉,并建立了两座污水处理站,对厂内所有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同时为使酸雾等废气达标排放,安装了废气处理设施,以上已有效解决了公司内部的大气污染及水污染等问题,大大改善了厂内的作业环境,并减轻了园区纳管排污负担。在去年环保风暴中,很多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限制产能甚至关停,但“正源"丝毫没有受影响,甚至订单量相比往年有了一个较大的增长。

  目前,中国前三大风机生产厂家下的订单均是去年的两倍,公司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迅猛。从这些大客户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认为我们的产品不仅质量与服务好,而且交货准时.绿色环保工作做得好,这也是我们成为各主机厂主要供货商的最重要原因。

  通过努力,如今“正源”已获钢结构紧固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特级证书、API20E BSL II认证证书、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0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证书、欧盟CE认证证书、ISO/TS16949国际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CGC风力发电机组部件认证证书、Hitachi认定证书、中国核级产品合格证书等。

                                             (正源标准件公司董事长林仲岳口述  翁盈昌整理)

Copyright © 2008 www.zseafe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主办方:舟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