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周从杰,今年31岁。2006年底,我从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机械维修工。刚开始工作时,感觉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于是我决定“笨鸟先飞”,积极向师父及同事学习,利用休息间隙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快速进步。这时的我就为自己定下人生的第一个小目标:能独立带人完成柴油机的修理。
经过4年的努力,我实现了我的目标。2011年初,我进入舟山英海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工作,担任船舶辅助柴油机修理班长。刚好那几年是航运业的冬季,很多人选择离开船舶行业,导致船舶修造业劳动力资源紧缺。
2012年7月,伊朗籍VLCC“诺宝”轮进厂修理,修期只有18天,车间却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于是我找到了车间领导,主动要求承担机舱内所有工程,并要求将我们班组由5人扩大到10人,并打破一个班组接单项工程的传统模式。最终,我和班组成员们圆满完成了修理任务,这也为后来车间进行专业化变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2014年初,我从合资公司转入公司本部,这是我人生事业的新起点。当时车间处于改革阶段,在车间领导、工段长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们反复思考和实践,不断制作新的工装,改进现有的施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圆满完成了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2014年底,我获得了公司的优秀员工奖,让我倍受鼓舞。
2016年是我人生的另一个重大转折点。当时的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开始利用超高压射流除锈技术替代传统的开放式干式喷砂技术,这一新技术在国内是首次应用,全世界也只有一两家船厂在使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为此,公司只有从内部挖掘培养管理操作人员。我深感这一技术的应用必将为今后的修船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主动找到车间领导,要求带人去从事超高压设备维修及看护。
刚接触这项技术,困难重重,从人员组建到班组建设,从技术说明到修理维护的掌握,我不分白昼、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结合实验场地不断反复操作演练;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向车间领导、技术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反复研究、制作和改进工装设备;大胆提出自己在作业方式方法上的想法,与车间现场生产管理、工艺人员共同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超高压射流除锈工艺为公司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万邦永跃也成为了绿色修船的先驱者。
十多年来,工作上我得到了很多荣誉,但对于家庭,总感觉亏欠太多太多。我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陪父母过春节,妻子生孩子我也没在她身边陪伴。但是家人都十分理解并支持我,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今天。
展望2018年,我会再接再厉,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团队精神,发挥劳模标杆表率作用,不断发掘自我潜能,提高自己和团队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让这个荣誉不断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周从杰 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公司员工普陀区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