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市共有4个科技成果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船舶钢材预处理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船舶钢材预处理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一套满足PSPC新规范的新型生产预处理线,提高钢材预处理性能,达到预处理后钢板表面满足PSPC要求。”在扬帆集团船舶设计研究院船体室主任柳向阳眼中,随着这项技术的应用,船厂节省能耗提高效率的同时,冲砂房产能成倍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危险度。
一直以来,船舶钢材预处理流水线存在作业死角、残留物超标、返工率高等问题,随着国际造船业竞争日趋激烈,PSPC(所有类型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等国际规范出台,对于众多造船厂家来说,在技术上突破,通过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成为企业最大的竞争力。
从2013年开始,柳向阳与他的科研团队一起对扬帆集团东海岸船厂钢材预处理车间进行改造创新,“改造中,我们对流水线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和攻关,将流水线预热能源从柴油替换为乙炔,优化了喷砂和除尘装置,改进了温度和行进速度控制系统。”柳向阳告诉记者,新的流水线不仅满足国际规范要求,分段完工后仍有75%的车间底漆得以保留,这样即可在后续的分段建造中避免全面去除车间底漆,只需要对破损区域进行冲砂即可。
节省能耗8%、降低成本2%、冲砂房产能提高1.5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为扬帆集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绿色造船一直是我们企业努力的方向,采用先进技术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且对劳动者(生产者和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它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成本大幅下降、产品效能显著提高的“双赢”局面,更带来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扬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集团多项科研荣获省市科技奖项,多项技术成为未来船舶科技发展方向。
据了解扬帆集团目前手持订单23艘,订单总量约81万载重吨,合同总金额约7.7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1.2亿元。
(扬帆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