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届广交会第一期于4月15日-19日在广州举办,我市企业发挥各自优势,依托特色产业,努力扩大成交,着力为新时代的外贸做出贡献。
我市第一期共有参展企业15家,其中流通型企业3家,非流通型企业12家.共设展位29个,分布在汽配、工具、家电。大型机械、通用机械、卫浴设备、建材和照明产品等九个展区。第一期我市成交总额2700万美元,比上届同期增长5.47%。从第一期展会总体情况来看,各国际市场采购商量质双升,成交金额增长,现场订单活跃,出口外贸订单保持向上态势
一是境外采购商提质增量。除了展会第一天受大雨影响外,第二天开始,馆内采购商人数明显增长,特别是A,B区展馆内几近拥挤,据多数参展企业反映,前来洽谈的新老采购商中,洽谈活跃、意向明确,质量较上届更高,明显感觉到采购商人数也比上届更多。
二是小、中、大单纷纷出现。从订单洽谈情况来看,略好于上届,本届一期采购商下单仍很活跃,小单、返单、试单等保持稳定,各参展企业产品价格在10万一50万的订单也比较稳定,并出现多笔洽谈意向超过100万美元订单。现场下单以小单为主,中、大单则需进一步洽谈,进行产品测试、修改、确定等过程。
三是创新产品继续占据成交主导。企业创新意识更加显现,本届第一期参展企业几乎都开发了新产品进行展示,根据各自特色展示精品、新品,吸引采购商驻足、洽谈。确保在本届展会上取得理想的参展效果。我市一家电企业针对新型吸尘器开发的“无刷电机”,在广交会上首家展出,获得采购商重点关注,纷至沓来,企业负责人坦言:此产品开发较早发展前景巨大,仅国内市场就超过1亿元。而展会现场接到2个欧洲采购商意向洽谈金额近400万美元。
四是科技创新促发新商机。参展企业紧紧围绕国家环境发展趋势,挖掘“两个市场”的需求,大力研发绿色环保产品,参展效果显著。我市一生产气泵的企业重视科技研发,每年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本届广交会前开发出的新型绿色环保气泵,成为国内外采购商新宠,一欧洲采购商意向订购10万台。洽谈金额近800万美元。
我市积极培育各级中小微外贸企业“小转规”、“无转有",充分利用广交会优秀平台拓市场、抢订单,着力推动新时代外贸新发展。
一是领导重视,现场调研科学指导。本届一期,干松章局长在外招商过程中,赶到广交会现场。调研企业外贸出口受到贸易摩擦影响情况,并就企业创新发展、市场开拓、转型提升等方面,与重点企业交流座谈。定海区副区长、区商务局相关领导也到会现场指导。
二是规范落实,全力推进贸易增长。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管理规定,规范广交会参展秩序,组织参展企业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企业持续创新意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形成竞争新优势,确保参展顺利、成交增长。
三是全面保障,夯实各项参展工作。进一步落实完善广交会工作制度,制订展会安全、展位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制度,设立舟山交易分团机构,明确广交会工作专人负责制。按要求落实学习制度、企业核查、产品检查、绿色装修等各项参展工作。提升展会现场服务管理水平,认真调研企业参展情况,完成形势调查问卷、成交统计、情况分析等,确保企业顺利参展,努力扩大成交。
(市商务局 外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