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协会秘书处走访了浙江半岛船业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共投入资金近8亿人民币,厂区面积20多万平方米,建有10万吨级船坞、10万吨级码头、5万吨级船坞、5千吨级船台各一个;加工车间、涂装房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管理和技术人员也都到位,应该说是诸事俱备,可以一显身手。谁知风云突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造船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刚刚起步的半岛造船也危及其中。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时间长,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和造船市场长期低迷,造船产能出现严重过剩,金融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造 船列入高危产业,对半岛船厂贷款也一刀切断,只收不放,这样他们生产资金发生极大困难,船舶制造难以继续。
面对残酷现实,公司没有退缩,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出路,经过反复商量,最后确定了二个方向:一是积极物色买主,整体出租或拍卖船厂;二是利用现有船坞,将造船改为修船。关于出租拍卖,和客户谈过几次,还有没有正式成交。转型修船,己在进行,象上海等地的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等都进半岛船坞进行修理。但造船和修船毕竟有很大不同,幸好老板对修船也内行,而且还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盘峙修船厂,生意不错,一年有6.7百万利润,这样在资金、技术方面可以相互支持和融通,从中借力不少,去年产值达到8.5亿元。可是半岛船厂因为没有口岸开放,只能修内轮,不能修外轮,所以价格比较低,而且拖欠修理费现象严重,今年1-6月应收未收款有1000多万元。针对这一情况,公司打算口岸开放,向上申请外轮修理资质。现在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己落实,申报工作开始进行。
在这次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银行部门对半岛原来的贷款实行还本免息政策,这对他们来讲是件好事,至少催付利息的心事不用再担了。半岛确实不容易,船厂刚建好,就遇到金融风暴,钱还未赚到,产能就被搁置,不过他们没有放弃,在困境中还在奋发努力。现在,董事长、总经理都搬到小岛船厂办公,进行一线指挥,工作人员大多跟了过去,原来定海道头海韵大楼一层办公用房基本上空在那里,我们去的那天,只有总经理助理一人在家,因为他正忙于口岸开放申报事宜,见协会来人,就停止了手头工作,和我们进行直面交谈,他介绍了半岛船业目前情况和近期工作打算,也对舟山修造船谈了自己的看法。(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