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协会秘书处走访了舟山海晨洁具有限公司,林岳总经理介绍了企业情况。他说,我办厂比较早,1987年在岱山大衢办了一家洁具厂,专做马桶配件,生意还可以。到了1996年,有位北京朋友介绍,和一个瑞士人合作改做水箱配件,外方持股90%,中方10%,但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理念有所不同,他们要先引导市场,而且打算亏损五年。这样合作了两年,我跟不住,于1998年10月退出了股份,继续自己的老本行,仍做马桶配件,厂名改为舟山海晨洁具有限公司,厂址从大衢搬到定海义桥村,后又搬到盐仓乡。厂房是租赁的,租房办厂前后有10年时间,相当吃力,直到2007年,在定海临港工业区买了一块地皮,盖起了属于自己的厂房,最后就在这里落脚。
从1987年大衢办厂到现在已近30年,目前仍然是小微企业,50多工人,1000多万产值,内外贸各占一半,外贸市场以东南亚为主,在越南、泰国、菲律宾都有产品销售,马桶配件己产生品牌效应,菲律宾市场基本被垄断。目前企业发展非常稳定,近千万的固定资产只有150万的贷款。当讲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时,林总说,有点薄利,还好过起,至于利润率,他没有正面回应。
在介绍后我们才知道,海晨厂区内实际上还有一家贸易公司,具体由其女儿管理,机构框架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林总主内,女儿主外,工作有分有合,两个公司有内在联系,机制运行比较灵活。关于贸易公司的经营情况,他没有多讲,说真不凑巧,女儿随团到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考察“一带一路”去了,本来上次叫我去西非、尼日利亚,没有去,这次她去了,否则可以把贸易公司这块详细介绍一下。
和我们走访的其它小微企业一样,海晨公司目前主要问题也是招工难,林总说业务不愁,就是人工不足,而且员工都喜欢干一班,现在只有注塑开二班,做夜班自然要有一些刺激。这几年,随着定海几家大船厂停产,员工队伍受到冲击,本来一些打工夫妻,男的在船厂上班,女的在这里干活,两边赚钞票,人心比较安定,现在船厂关门,男人都带着老婆孩子回了老家。现在公司业务多、人手少的矛盾相当突出,招工又很难,很伤脑筋。
访谈中,林总还讲了产品冒牌问题,公司在做的一个产品,泰山牌商标,并且小有名气,但有人冒充“泰山”,执法部门执法不严,进行地方保护,对仿冒者眼开眼闭,罚点款就了事,你前脚一走,他后面继续冒牌,本来可卖10元一只的产品,他卖5元,用户又搞不清楚谁真谁假,这样长久以住,产品质量下降,企业拖垮,市场搞乱,品牌的声誉遭受严重影响,正当的企业有苦说不出。有人说可以去打官司,那是不现实的,我们这些小企业哪有精力物力去打官司,所以只能要求执法部门从严监管。对于冒牌产品,林总说:日本监管很严厉,一家企业一旦被发现冒牌、造假、劣质,顿时会成为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企业形象会大打折扣,严重的就会身败名裂、破产关门,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能促使企业必须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
当聊到企业资金问题,林总说,这个我们问题不大,如果你要贷,银行也会放,因为声誉度比较好,别看现在办公还在平屋里,如果想造幢楼房,银行马上贷款200万元,但我们放弃了,反正也好过去,先集中力量抓生产要紧。他还讲了广交会的摊位费补助费问题,说宁波对参展摊位有补助,每个摊位有的补1万,有的2万,我们舟山好象没有,政府部门是否考虑一下。(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