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中远造船半年工作综述
据权威船舶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统计公告,2016年1-4月,世界主要造船国家和地区三大指标中,传统优势制造高地日韩两国承接新船订单仅占总量的4.9%和5.6%,对应吨位分别为70万和80万载重吨,可谓收入惨淡。
油价探底,船市低迷,业界加速洗牌,不少一时风光无两的船舶企业纷纷破产清算……
2015年,是舟山中远船务集装箱船建造元年,也是企业深化改革,产能优化元年。
2016年2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正式宣告成立。
2016年4月,舟山中远船务与希腊船东确认阿芙拉型系列原油轮建造订单。
2016年5月31日,中远船务与法国达飞(CMA CGM)集团正式签订4艘3300TEU集装箱船建造订单。系列箱船由舟山中远船务负责建造,预计于2018年交付。
这是继2015年舟山中远船务成功承接马士基3600TEU系列集装箱船建造订单之后,企业在箱船建造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且合作对象都是世界级的航运巨头,舟山中远船务的综合实力提升有目共睹,成长之路备受关注。
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舟山中远船务逆势奋起,频频斩获大单,产品线不断优化,主力船型不断扩充,积极挑战市场高地,向先进船企行列持续挺近。
辉煌成就的取得自然得益于企业全员的辛苦付出,更与舟山中远船务在十二余载春秋中凝练的核心竞争力及管理优化,技术提升密不可分。
船舶建造,犹如漫漫征途,如果将普通的散货船建造视为入门考试,那么散货船系列化,积极涉足海工产品设计研发,承接建造订单,可视为第一次迭代升级。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系统运行能力备受考验,组织架构需要优化升级,方能不断的接受市场挑战,积累软实力。
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系统协调能力作为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的打磨、锤炼,才能逐步掌握市场议价权,增强竞争力。
回溯舟山中远船务的企业发展历程,现代造船理念的推行,工序前移、壳舾涂一体化等生产改进措施的落实,SPDI、CPS等先进管理系统的上线,劳氏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石油巨头道达尔等权威机构资质审核认证的通过,10万吨级船台、“四喷八涂”等硬件设施升级等举措,与产能提升、管理精进等宏观结构改造互为表里,最终促成企业在艰难船市,逆势奋起,频频斩获。近年来,舟山中远船务完成多款船型建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造船周期不断缩短,都可归功于此。
经营接单业绩突出,量上突破,质上取胜
择善而从,教诲谆谆。船舶行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决定一个船舶企业能否拿到利润率达标的订单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技术实力,品质保证和价格竞争力。
在价格竞争性层面,国有企业因为机制要素制约,反而腾挪空间较小,那么,只有技术要素和不断累积的商誉会对船东决策造成较大影响。
2016年4月,舟山中远船务与希腊Aegean Shipping公司正式确认“2+2”艘11.3万吨阿芙拉型原油轮建造订单,为本年度希腊在华启动的首批订单。该项目油耗经济指标出色,满足最新《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结构规范》,船体结构要求很高,目前全球执行该规范的船舶不超过5艘。企业成功承接该系列油轮建造订单,意义重大。全体员工提振了士气,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连续性得到保障,系统能力也将藉此大幅提升。
同时,顺利承接该项目还意味着,此前系列11.1万吨原油/成品油轮项目陆续建造交付,与国际油轮运营商合作持续深化,舟山中远船务油轮建造能力已获国际买家认可,走出了系列化、规模化的油轮建造之路,企业在船舶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巩固。
再以此次成功接获达飞3300TEU集装箱船建造订单为例,早在2015年12月达飞集团启动项目招标时,舟山中远船务就深度介入。当时竞标的中国船厂多达16家,不乏箱船建造经验丰富的其他规模性品牌船厂。
舟山中远船务配合中远船务和经营总部主动出击,大连、上海、舟山三地联动,信息共享,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入手,吃透需求,制定了详尽的技术方案,最终凭借专业素养、高效沟通和优质商誉脱颖而出,赢得达飞信赖,成功斩获订单。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成就的取得,是对多年来企业发展业绩的充分肯定。
签约次日,达飞集团高层及中国大区总经理赶赴舟山,亲自考察造修船生产现场,可见对合作伙伴关切之心。
船舶交付屡创新高
111K阿芙拉型系列原油轮/成品油轮是舟山中远船务的重点项目,受到高度重视。
舟山中远船务积极落实中远船务“保交付”生产任务,2016年上半年,已圆满完成全系列共四艘11.1万吨原油轮/成品油轮交付,成功完成与挪威籍油轮巨头FRONT FLEET Ⅱ公司系列油轮建造合作,在该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系列油轮建造过程中,舟山中远船务部门联动,系统协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优秀的“四特”传统,上下同欲,夙夜在公,不断实现建造节点突破。
首制船N589于2014年4月2日正式开工,2015年11月8日完成试航,2016年1月7日正式签字交付,为中远船务奏响了新春开门红。
舟山中远船务在建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充实提高,第二艘船N590建造节点大为提速,试航前整船状态较首制船有质的提升,赢得船东高度赞誉。
2016年2月1日,农历春节前夕,N590历时8天试航成功,载誉归来。3月8日,该轮顺利签字交付。
4 月17 日,系列油轮第三艘N591 圆满完成试航,载誉而归。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紧张的扫尾工程和试航意见消除工作,5 月12 日,该轮圆满交付。
5月28日, N592圆满完成试航任务,凯旋归来。凭借丰富的经验积累,项目组仅用19天即完成扫尾工作,6月17日,在双方代表见证下,该轮签字交付。系列油轮建造,全线完美收官,舟山中远船务油轮建造正式进入系列化、规模化发展阶段。
系列油轮建造,犹如一段微缩的进化史,从起初的尚显青涩到之后的游刃有余,建造速度一艘比一艘块,质量一艘比一艘好,赢得船东、船检一致赞誉。
一个个时间进度表犹如刻度盘那样精确,忠实记录着舟山中远船务的企业发展历程。
FRONT OCELOT, FRONT LYNX, FRONT LEOPARD, FRONT JAGUAR,四艘巨轮陆续交付,留下了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印记。
系列油轮均以四种行动敏捷的大型猫科动物命名,交付后驰骋在浩瀚的海洋,为船东带来持续收益的同时,舟山中远船务的建造业绩也通过一桶桶原油驳运传播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重点项目全面开花
马士基集团在航运界素以专业化程度高,质量要求严苛,作业要求标准高著称,对船舶质量的严格管控正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马士基选择舟山中远船务作为支线箱船建造合作伙伴经过了详细的调研考察,项目正式启动后,更是派驻规模大、规格高的驻场组全程对质量进行管控,帮助企业合力攻克技术难关。
马士基3600TEU集装箱船项目顺利先行,舟山中远船务客观分析生产现状,从细节抓起,科学策划,有的放矢,以系列管理提升举措迎接高精度船舶生产。以重点工程为切口,积极推行规范化作业。严格遵从技术规格书要求,科学制定工艺规范,拟定施工准则,落实程序规范,精密策划,推进有序。关注通用设计,重视审模。加强工艺管控,重视生产可行性。套管点焊,艉管系封堵,合拢,盘管焊接,设备及舾装件震动,合拢管设置合理性等问题都由于策划科学,在设计审模阶段就得以解决,有效提高了建造效率,企业也籍此积累了宝贵的建造经验。此外,工装设备改进,串油机、现场研配等工艺改良、技术进步也有目共睹。
可以说,与顶级航运巨头马士基、达飞的合作,犹如高手过招,对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不言而喻。
600人生活驳作为重要的海工项目,其“DPS3动力定位生活驳的关键建造技术研发及应用” 技术层面突破很大。该项目可容纳600人生活居住(后需求变更,增加到684人),在人员舒适度方面满足HAB+(WB)要求,由瓦锡兰与舟山中远船务联合设计研发,项目设计建造符合美国船级社及SPS CODE和MODU Code要求。
自项目启动以来,舟山中远船务以600人生活驳项目建造为契机,从上建分段切入,各部门/工区密切协作,从分段划分、薄板矫平、组立及焊接顺序、焊接电流控制等方面展开工艺研讨并付诸实施,项目进展顺利。
企业利用设计、物资、生产联动机制,快速响应,研究物料供给方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有效应对首制船建造难题。加强研究策划,提升系统完整性、完善区域建造方法,优化生产组织逻辑,少走弯路,缩短周期。
进入后行阶段以来,成功攻克薄板变形、上建总组、推进器安装等技术难题,管系、通风、内装、电装、舾装等专业交叉作业,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最终,该轮于5月22日顺利下水,实现重大节点突破。
以系列集装箱船、海工项目等为契机,企业着力劳动力质量提升,打造过硬的技术管理团队,在重点项目上提高标准,形成自我进化机制。系列油轮圆满交付,重点项目全面开花,在手订单生产准备全面启动,着力先行。
加强顶层设计,向先进制造模式转变
主题经济会议的召开,做到制度预警,有效防控风险。每月中旬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汇报企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通报预算管控情况,剖析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问题,商讨解决方案,及时预警。每月末召开应收账款分析会,对应收账款、预付款、保险等科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商讨解决方案,落实责任部门,跟踪反馈。通过月度应收账款分析会的召开,有效的杜绝了坏账产生,加快了收款速度,确保了财务状况健康,企业稳健运行。市场化的外包价格核算体系,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参与企业管理。积极掌握市场波动,主动作为。防范风险,降本增效,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求生存,深度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向先进制造模式转变。(舟山中远 孙永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