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克”号航母结束了在六横龙山船厂二十来天的整修,起锚解缆出坞,在一艘主拖和三艘辅拖的牵引推动下,“明思克”号缓缓离开舟山,前往“新家”――江苏南通科技产业园。
4月8日抵达舟山,靠泊龙山船厂一号码头时,“明思克”号还“满脸沧桑”,而经过龙山船厂人工打磨、高压水除锈,并用航母专用漆涂装,“明思克”号“重获新生”:船身和舰岛为海军灰,大气磅礴;甲板上的武器装备为军绿色、深红色,神采奕奕,同时,还恢复了内部电力系统,修补了相应零部件。
“明思克”号是舟山船企维修的第一艘航母,完成这艘长274米,甲板宽47.2米无动力航母的维修,填补了舟山船舶修造史上维修该类船舶的空白,于龙山船厂而言,更是对提升企业知名度、提升团队技术实力和维修高附加值产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
“明思克”号航母离开了,“明思克”号航母留下的轰动效应却远远没有平息……
正如龙山船厂董事长吴建军所说:航母维修之所以最终落户六横,并不完全是龙山船厂技术保障、工程质量等实力方面的优势,深层次的原因即舟山修造船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近年来舟山修造船服务环境等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作为浙江省最大、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在当前全球船市低迷的不利环境下,舟山船舶工业已连续多年保持平稳增长。
据市发改委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船舶三大指标占到全国份额均在10%以上;全市共修理各类船舶3831艘,修船总量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正如中国船协修船分会秘书长李正建所说,世界修船中心在中国,中国修船中心在舟山,而六横是舟山修船业的亮点。
近年来,六横船舶工业逆势上扬,引领六横经济高歌猛进。据统计,2015年,六横船舶工业实现产值107.6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岛工业总产值的47.9%,船舶修理产值40.1亿元,外轮修理量达到613艘,约占全市的50%。今年1-4月,六横船舶工业更是实现产值36.3亿元,同比增长33.4%,船舶修理产值13.1亿元。
我市修造船地位逐年提升的同时,服务环境等软实力也在逐年提升。“近些年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现在船企困难时期,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尤为关键。 ”龙山船厂总经理曹华东说,也正是依托着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龙山船厂风雨历程41年,实现了从第一份订单小渔轮到“明思克”航母的大跨越。
以此次“明思克”号航母“光临”龙山船厂为例,海事、港航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精密部署,提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航母拖带进出港的评审。制定方案,从专业角度为船厂提供指导和帮助,对航母经条帚门水道、佛渡水道抵达龙山船厂的进港方案和出港方案进行完善。并全程落实助航服务,对航经水域进行交通管制,全程接力监护,合理安排船舶进出港秩序。
此外,海事部门还提前布置落实预警预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做好现场交通流组织工作。对交通密集段船舶实时监控,提前掌握沿途武港、煤电等大型散货码头船舶进出条帚门航道的计划,做好过往船舶尤其是客船的协调工作,确保航母进出港安全、顺畅。
二、
对于船企来说,修整航母是一个大事件,但对于正奔跑在百年品牌发展之路上的龙山船厂来说,“明思克”号的来访只是诸多的闪光点之一。
凭借历史的积淀和技术的传承,冒着市场严寒风雨兼程,以主动出击抓订单为生存之道,以诚信经营赢客户为根本途径,以智慧管理促提升为重要保障,龙山船厂已在转型升级的现代化修造船企业之路上越走越顺畅。随着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今年1~4月,该企业修船业务逆势增长,效益显著。
牢记过往,不忘初心,从而不畏将来。
1975年,为了龙山公社8000余人的生活就业,龙山船厂开始筹建。无资金、无物资、无技术、无支持、无管理经验的状态下,龙山船厂人克服万难,讨要“计划经济”外的物资、拿出置办嫁妆的箱底钱,肩挑、手撬、泡海水,两年多的艰苦创业,硬是在荒凉的烂泥塘里建成了六横首座2500吨级船坞。
1978年,船厂正式投入生产,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柳松英千里迢迢从上海渔业公司五大队拿到了第一份订单――沪渔541和542的修理,自此龙山船厂迈入了修船市场。
1990年,5000吨级船坞通过验收。
1993年,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外商货轮出坞下水。
1995年,6万吨级船坞工程被列为国家开发项目和升级星火计划项目,动工兴建,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并承修了8000吨级宁波货轮“东方1号”。
1999年,省政府批准龙山船厂为外籍船舶航修点。
2000年,德国集装箱船“汉莎”号驶入7万吨级船坞进行维修。
2002年,“新海象”货轮改建成耙式吸泥船,创国内修造船业改装新纪录。
2002年6月,龙山船厂成功转制为股份制合作企业,开拓具有自身经营理念的现代化企业之路。
2007年,20万吨级干船坞动工兴建,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完成“明思克”号航母整修。
龙山船厂的发展史,也是舟山船舶修理发展的一个缩影。
41载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今日的龙山船厂,拥有一座20万吨级干船坞、一座7万吨级干船坞、4个修船码头总长900米,以及完善的修船设备设施,更由单一的修船发展到以船舶修理、改装为主的现代化船舶企业,以丰富的修船经验、精湛的专业技术、一流的服务品质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新加坡、日本、印度、德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著名船运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三、
龙山船厂发展的秘密何在?智慧管理,诚信经营也许正是龙山船厂未来历百年而不衰的经营之道。
市场、客户、订单是企业的生命,面对复杂多变的修船市场,经营接单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居安思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诚信和品牌是企业最好的名片。
2015年,中国各修船企业紧抓新船第一次特检来临及船东避免压载水排放新规实施而提前进坞修理改装的有利时机,在产值及利润皆创新高的同时,龙山船厂并没有被当时生产繁荣的景象而松懈接单的步伐。去年第4季度,董事长吴建军带领龙山船厂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主动拜访国内外新老客户,倾听客户意见建议,分解落实经营接单工作,做到一个客户一人跟踪,一个意见一个回复,维系了诸多老客户,开拓了众多新客户。
同时,龙山船厂人把“诚信”作为维系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41年的风雨征程中从未丢弃。
2015年,一欧洲客户在修船过程中,发现需新增修理的工程,面对既定的工程量、价格和工期,龙山船厂并未开额外条件,而是按常规情况增加工程,并在既定工期内交付了船舶。“一诺千金”,让龙山船厂保持了80%的“回头客”。而“回头客”也成为了龙山船厂在修船市场低迷,修船量价齐跌的严峻形势下逆势增长的“筹码”。
效率提升源于流程上的优化,而加强成本控制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龙山船厂通过流程再造、严控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当下,求生存、谋发展。将修理船舶的平均坞期控制在100小时以内,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用天然气取代乙炔气,废砂回收利用,调整外包费用,全面控制成本。
通过一系列的降本措施,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确保了经营接单战的价格优势。
理念决定行为,态度决定高度,而安全更是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
2016年,龙山船厂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目标,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作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将发扬“严、细、慎、实”的作风贯穿于生产工作的每个环节。企业安全氛围显著增强,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生产得到了有力保障。
同时,龙山船厂还逐步将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刚性管理,安全管理部门完善了“危险作业检查对照表”,推行“安全标准一目了然工程”,提高了现场人员查隐患、杜绝隐患的能力。新建“安全体感培训中心”,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安全培训平台。
2016年1-4月,龙山船厂开门红,船舶修理完工52艘,占全岛修船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外轮修理完工41艘。面对日益严峻的修船市场形势,龙山船厂不断优化修船结构,打响企业修船品牌,步入了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正在积淀百年品牌的路上越走越顺畅。(刘慧静 沈丹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