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舟山玩具厂厂长王代囊
2015年,岱山玩具企业自营出口玩具410万美元,同比增长15.46%,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
据统计,近两年来,岱山电动玩具出口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并持续实现国外零通报。其中,舟山玩具厂2015年自营出口玩具231万美元,同比增长40%,出口总量和货值占到了岱山玩具出口总量和货值的80%以上。
创业30余年,起伏似正弦曲线,固守初心的舟山玩具厂厂长王代囊,坦述他的创业、守业心路。
现年59岁的王代囊,人称舟山玩具业的“鼻祖”。
1985年,原在县二轻公司工作的王代囊,“下海”办了 岱 山 第 一 家 玩 具 企业――舟山玩具厂。
生产的第一只玩具产品――电动多功能长毛绒熊猫,让他在3年内,产值从0做到1000万元。
受他的影响,岱山本岛先后办起70家玩具厂和40家配件厂,成为国内电动长毛绒玩具的主产地之一,在全省排到老大的位置。
30年来,他见证了舟山玩具业从起步走向辉煌,又从顶峰跌入波谷的历程。
如今,他牵手日本第二大玩具制造商,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市场。
1 重振玩具业,产值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
《新区对话》:王厂长,来之前,我在 《舟山日报》的稿库里搜索你的名字,一共找到18篇文章,这么多年,你一直受我们关注。
王代囊:谢谢。从我做玩具开始,1985年到现在,我接受过你们多次采访,对我很支持。
《新区对话》:2010年,金融危机后,岱山玩具业跌入谷底,当时我来采访你,你对我说 “重振岱山玩具业,我有信心”,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王代囊:金融危机逼着中国玩具业重新洗牌,这给我们带来了机会。
2011年的广交会上,我们与日本知名玩具企业IWAYA株式会社合作,从做低端产品转向为高端企业配套,的确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
去年我们的产值做到了4000多万元,已经创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现在我们每个月至少要确保生产10万只毛绒玩具,供不应求。
《新区对话》:据我了解,目前你已经成功开拓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市场,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销售版图。
王代囊:你第一次联系我时,我正在香港的玩具展览会上,当时我们成功签下了土耳其客户,首单就是5万美金。按照我们行内的经验,2~3年以后,这个客户保证可以培育成50万美金订单的档次。
《新区对话》:按照这样的步骤,我感觉距离你内心想把玩具行业做成一个产业的愿望,越来越近了。
王代囊:我也感觉,今年会比去年更好,预计今年的产值会在6000万元左右。
我们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想把玩具行业发扬光大,做成一个产业,还需我们对玩具行业的优点形成共识,小小的玩具是完全可以做成年产值二三十亿元人民币的产业的。
2 事业起步时,找准市场非常重要
《新区对话》:王厂长,你这30年,见证了舟山玩具业从起步到辉煌、又从顶峰跌入坡谷的历程。回头看你的30年,你发觉自己哪个阶段走得最有意思?
王代囊:应该说有两段。
第一段是我做玩具刚起步的时候,没有一家企业像我做得如此顺利,就是靠一只毛绒熊猫。
1985年,我从县二轻公司出来,短短3年时间,产值从0做到1000万元。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非常了不得,不可想象。
《新区对话》:当时你怎么会想到去做一只熊猫玩具?
王代囊:当时,县二轻公司退出了玩具市场,而我从县二轻公司出来后,把这块市场重拾起来。
那时北京申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刚好成功,熊猫是吉祥物。那个憨态可掬的熊猫一下子走进了全世界人的心里。
我们顺势推出熊猫玩具,定价20元一只,不便宜,却远销全世界。
《新区对话》:可以说,第一步市场开发得非常成功,地基打得很好。
王代囊:是的。可惜那时,没市场经验,后续产品没有跟上,开始走下坡路。
模仿的产品不断出现,竞争加剧,市场被分割,我们的产值从1000万元一直跌至2002年底的300万元。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涉足圣诞市场。
3 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求变
《新区对话》:你的第二波事业高峰来了。
王代囊:是的,这一波比第一波要来得更理想、更开心。
我们从2003年的300万元做到2006年的7000万元左右,到了2008年,产值将近一亿元。这攀升的速度,好比我们土话说的,看着它日
长夜大,而且做得很轻松。
圣诞系列产品,投资少、技术难度低、能耗少,只要款式新颖,就能抓住消费者的口味。
那时,不仅是我们一家企业,岱山很多玩具厂都享受到了这股圣诞礼风。
《新区对话》:可惜幸福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王代囊:真的,还没好好享受,说白了是还沉浸在喜悦中,金融危机来了,打得我们措手不及。
2009年,我们的产值就跌掉了一半,幸好还有一些老客户撑着,还能坚持。
2010年,产值继续下降,最低降至2000多万元。
《新区对话》:在我看来,一个产业的调整也很正常,理性看待大起大落。
王代囊:你这话在理,我们的失败,不单是遭遇金融危机,而是我们的产品太单一,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求变。
4 再难,也只做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行业
《新区对话》:刚才我们说到了你做玩具以来最有意思的阶段,那什么阶段又是你最难的呢?
王代囊:最难,就在金融危机之后,2011年到2012年之间。
当时,圣诞市场一下萧条了,新的市场没有形成,新的产品没有跟上,还要维持厂里正常的运营,保证100多个员工的收入,的确很难。
《新区对话》:有想过放弃吗?
王代囊:没有,再难也没有,就是压力大。
金融危机以后,县里的领导,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好几次找我,鼓励我转型升级,转方向做船配、汽配,我都回绝了。
《新区对话》:为什么?当时,从岱山来讲,船配、汽配都是发展得不错的。
王代囊:我不否认,当时那些行业很热门,国内也不乏什么赚钱跟风做什么的风气,如果我转行的话,上手也很容易,但我不一样。
我喜欢做玩具,我熟悉玩具市场,我就做自己熟悉的,喜欢的行业,这也是一条创业准则,不熟悉的不碰。
《新区对话》:当时家里人支持你吗?
王代囊:支持,我妻子和女儿一直很信任我。
我们企业的特点,和我自己的个性分不开,就是历来走稳定型、规范型的市场,不投机。
这也是我做企业的理念,踏踏实实做正规的市场,哪怕到了最最艰难的地步,还是有一部分打底的客源和订单,保命。
5 转型升级,更要把控风险
《新区对话》:2011年,你和日本IWAYA的合作,都说是你攀上了高枝。
王代囊:应该说是共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IWAYA原先合作的广东的玩具公司遭遇重创,它也急需寻找有实力的企业填补
“缺失”部分。
《新区对话》:IWAYA是日本第二大玩具生产商,当时怎么会选择和你们合作?
王代囊:IWAYA是做毛绒动物玩具的,我们从1985年开始做毛绒动物玩具,刚好有基础,不仅一拍即合,还相见恨晚。(王代囊起身,找出一张他与IWAYA负责人在广交会上的合照,指给我看)
IWAYA在日本有90年历史了,这是他们第三代掌门人。
《新区对话》:我曾去过日本,日本人的专注,做精做好的“匠人”精神给我印象深刻。
王代囊:对呀,我们和日本IWAYA的合作,你很难想象,一年里,没给你一份订单,技术人员到来了4批,来我们厂里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给工人上课、培训。
《新区对话》:这也是你选择和他们合作的理由之一吧。
王代囊:我不仅佩服他们的专注,还看中他们的产品。
转型升级是要冒风险的。我们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遭遇滑铁卢,是因为我们以前的产品太单一,受市场波动太大,在这次选择转型的产品时,我是谨慎又谨慎。
《新区对话》:最终你选择了毛绒动物玩具。
王代囊:对,从我做玩具30多年的经验来看,动物类的玩具市场份额波动不大,可能鲜有惊喜,但很保险。
《新区对话》:现在的孩子不都是喜欢智能玩具,或是电子类的虚拟玩具吗?
王代囊:我不否认。但我们这几年市场做下来,发觉国外的父母可能会更倾向于给孩子玩一些充满自然情趣的动物玩具,培养孩子的爱心。这可能区别于国内的家长,连给孩子的玩具都带着目的性。
所以我们的产品多销往日本,其次是美国,欧洲作为补充市场。
6 社会发展还得靠基础实业,不建议人人做电商
《新区对话》:现在我们都说互联网思维,你会借用互联网来开拓市场吗?
王代囊:这条路,我不会去走。
现在大家都说网购,做电商。问题是没有人来生产产品的话,何来网购,电脑又跳不出产品来。
社会发展,还是要靠基础实业,有产业链优势的实业,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
我现在困惑的是生产力,不是市场。我对市场还有保留,我还有3个系列的产品还没推向市场。
《新区对话》:生产力的困惑是指用工优势的减退吗?
王代囊:现在出来打工的,都是第二代、第三代打工者,吃苦精神少了,看重物质多了,跳槽随意。岱山又因地域、交通等因素,招工更难。
用工不足,也使我在市场布局上,挑选典型的做。我不想大而全,培育一个市场不容易,一有服务跟不上,会得不偿失。
《新区对话》:从你的叙述中,我发觉你一直脚踏实地。
王代囊:是的,清楚自己的优势,有的放矢。
创业不容易,每个人创业,总希望自己成功,可稍有不慎,可能会让你一蹶不振,从此消了创业的念头。
《新区对话》:是的,我觉得这也恰恰是现在一些年轻的创业者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
王代囊:没有,没有,可能是我保守了。
《新区对话》:王厂长,这行你做了30多年了,有为自己考虑接班人吗?
王代囊:还真没有。女儿,在香港大学读书,念的是和玩具完全不搭界的专业,保证不会来继承我的事业。
不过我自己还年轻,不是么,我还可以继续做。
这些年,虽然苦着,但也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少人有我这么幸运。(王晓敏 董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