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生集团让德国老品牌“起死回生”
在日前举行的2015米兰国际纺机展上,舟山企业―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携全系新产品亮相,获得客商青睐,订单不断涌来……
10年前,弘生集团收购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电子提花机品牌之一的德国Grosse公司,并在舟山成立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
10年后的今天,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中德的紧密融合与协作,让“Grosse”这个世界品牌在舟山人手里走出低谷,焕发新生。今年,国际市场回暖,“格罗斯”新产品重新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订单量比去年全年有了翻倍增长。
A 格罗斯在米兰大丰收
11月18日,2015欧洲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在意大利米兰闭幕。在为期一周的展会上,来自我市的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收获颇丰,公司的无通丝、EJP-6、边字提花机获得了大量客户的青睐,10台EJP-6提花机现场被直接签约订购,意向订单200台以上。
每四年举办一次的欧洲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涵盖了纺织机械行业各个层面,是全球纺织机械制造商和采购商交流的重要盛会。
“巴基斯坦客户预订了我们边字提花机56台,加上印度客户,预计年底订单量能达到100台。此外,印度客户表现出了极大的合作意向,格罗斯产品一旦进入印度市场,初步估算每年将至少有200台的业务量。”在米兰参加展会的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小川告诉记者,有多家美国生产安全气囊公司和一家大型医疗产品生产的美国公司对无通丝电子提花机非常感兴趣,展会后签订了保密协议并进行应用测试。
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德国Grosse公司总经理预计,明年格罗斯EJP-6、边字提花机的销售订单额将在1000万欧元以上,加上无通丝提花机的销售,总体销售额将突破1亿人民币。
“今年6月到11月初,公司产品的订单总额已经达到了300万欧元,比去年全年翻了一番,客户来自土耳其、印度、阿根廷、意大利、德国等国。 ”在记者面前,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东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国际纺机市场回暖,良好的品质保证和研发创新能力让“格罗斯”这个建立于1878年的百年老品牌,再次焕发青春。
B 持续不断的研发能力
其实,在2009年,通过与上海长胜纺织制品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格罗斯”有过一次在大众面前崭露头角的机会。
当年举行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浙江格罗斯公司的冷转移印花机就赢得了专家的啧啧称奇,这也使格罗斯公司从此拥有了代表世界顶级技术水平的提花和印花两朵“花”,丰富了产品线。
当然,冷转移印花机这种“借鸡生蛋”的产品并不是“格罗斯”的终极科研产品。捏着德国精密技术与知识产权的舟山人,不会忘记在收购时,花了大价钱从德国人手里买来的无通丝电子提花雏形机,这可是世界上首台无通丝电子提花机。
这台雏形机现在还被放在浙江格罗斯公司的总装配车间里。时过境迁,现在的无通丝电子提花机被彻底改了模样,至少外观上长了很多“耳朵”。“这‘耳朵’是伺服电机,能大大提高运行效率和控制精度。 ”罗东升说,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子提花机直接安装在织机上,从而省略了竖针、综丝、弹簧等一整套装置,降低了厂房高度,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花型设计的任意循环,将高档无疵特种面料(降落伞、安全气囊等)的生产变成可能。
如今,可能变成了现实。在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对面的浙江弘禄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车间里,被改良后的第三代无通丝电子提花机与日本津田驹喷水织机已开始试生产出了最新一代OPW(一片式织造气袋技术)汽车安全气囊。
Unished无通丝电子提花机在气囊等高端纺织品行业的应用,将缩短OPW一次成型气囊的生产工艺流程,有利于传统手工气囊袋加工模式向工业化自动生产模式转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全世界较为先进的汽车安全气囊一次成型生产设备,控制系统由我们公司与日本方面联合研发与测试。 ”据罗东升介绍,该设备已经得到了世界最大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商的认可,待该生产商在中国工厂建成投运后,流水线将全部使用这套装备。
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升级、不断研发新一代提花机,让浙江格罗斯公司在10年里积蓄了更多“财富”,同时,公司还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研发、储备技术产品――EJP8电子提花机设计已经完成。
二、德国工艺的精准,舟山人做到了
借鉴德国版工业4.0计划,我国提出打造“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舟山与德国在纺织工业高端设备制造的合作已走到了第十一年,这是纺织机械产品制造、研发和市场的多方合作,更是双方工业生产习惯的融合,通过六年多的磨合,解决了“德国人要求的产品品质在中国怎么实现”的问题,并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根植到了浙江格罗斯公司的每个员工心中,与此同时,不断地研发和创新,让世界著名的Grosse产品重新赢得了市场。
A 10年打造中德合作典范
在舟山的格罗斯公司,经常能见到德国工程师忙碌的身影,而在德国Grosse公司,也有了中国人的加入。作为一家创新型的国际化企业,中德融合下的“Grosse”秉持着这样一种理念:国际一流技术、高质量高性能的装备。
而能有现在这样的高度融合,其实也是一种考验。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东升介绍,德国人对技术、质量的要求很苛刻,每一道工序追求精益求精,按照原先的规定,选择配件必须是德国或者欧洲生产的,拒绝浙江格罗斯公司提出的国产化建议,以致产品的成本始终降不下来。后来,经过多次协商,德方终于接纳了这个提议,但是对配件的生产百般挑剔,连一丁点的误差都不允许。
“之前,或许是语言、文化与思维上的不同,我们相互沟通了很长时间,但后来,我们觉得是双方工业生产习惯的不同,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小川告诉记者,两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水平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
“有时候,我们觉得行了,他们觉得不行;我们觉得不重要,他们觉得很重要。比如产品外观、不重要的误差等。 ”杨小川说。
罗东升说,一开始,我们适应不了德国方面的挑剔,后来慢慢地,这种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根植到了浙江格罗斯公司的每个员工心中,整个公司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发精益求精,公司产品的口碑越来越好。
在公司架构上,浙江格罗斯公司与德国Grosse公司明确了国际定位、分工。浙江格罗斯公司定位为制造中心和国内销售中心,主要负责中德协同战略规划、应用研发、设备生产、国内采购及部分东亚市场销售和服务;德国Grosse公司定位为技术研发中心和国际销售中心,负责新产品和储备技术的研发、国际销售、国际采购和国际部分售后服务。
德国Grosse公司虽然在2008年关闭了欧洲生产线,将生产基地转移至舟山,但还是将原来企业的核心科研人员挽留了下来。一方面他们拥有该细分领域的多年专业技术积累,能在后续改进研发上为公司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出于德国人自身对产品的专注与继承,他们对产品有一种深厚的感情。
据了解,浙江格罗斯公司现有人员约90人,其中中国籍约70人,德国籍约20人。公司曾聘任省外国专家“千人计划”――德国博士菲拉里克担任德国公司总经理。
菲拉里克曾是浙江格罗斯机械有限公司的“OPW安全气囊专用设备――无通丝电子提花机的国产化开发”引智项目主持者,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外国专家局2013年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经济技术类)计划。
B 占据国内外市场一席之地
浙江格罗斯公司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年。按照杨小川的说法,这10年里,公司花了6年多时间,处理了一个“德国人要求的产品品质在中国怎么实现”的问题。
“按照德国标准来看,我国现有的工业制造国产化发展还是相对缓慢的。 ”罗东升表示。
在中德融合不断强化过程中,浙江格罗斯公司基本理顺了内部结构与管理模式,逐渐朝着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轨道上来。公司在科研与创新上不断加强投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与革新,让自己的产品逐渐赢得了市场。
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必须要不断地钻研与耐心。历经十年摸索的浙江格罗斯公司,似乎在今年遇到了一个好光景。
据了解,当前我国纺织业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企业经营模式正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产品从传统的低附加值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换。
根据纺织市场的前期调研,无通丝电子提花机凭借其在高端纺织品织造方面的特殊优势和独一无二的专利技术,在未来十年内可占领高端市场主要份额。同时,国际市场对定位国际高端路线的“格罗斯”品牌的认同度与接受度也在上升,订单纷至沓来。
“在目前看来,我们首要的目标是国际市场,用自身独一无二的技术与产品优势,重新与世界纺织机两大品牌STAUBLI(法国)、BONAS(英国)相抗衡。 ”据罗东升介绍,受国内纺织产业升级、无梭织机市场规模扩大及产品档次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高速电子提花机在国内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我们针对性地开发了一系列差异化产品(EJP5电子提花机),价格相对适中。从对价格相对敏感的印度客商的订单看来,这种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也只是早晚的事。 ”罗东升说。
罗东升表示,“格罗斯”公司目前拥有多项国际专利技术,其中,UNISHED无通丝提花技术堪称业内的尖端技术。公司将在不断改善原有成熟产品巩固市场份额的同时,坚持吸收消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全力投入新技术的应用和无通丝电子提花机的研发工作。同时,通过和德国Grosse公司的紧密协作,使公司在研发能力、工艺流程、制造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始终保持在国内同行前列。
根据近期与中远期目标,近3年内,公司的无通丝提花机将进入全球气囊高端供应商的生产体系,优化供应链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提高EJP电子提花机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在中远期,公司将力求在产业用纺织品机械行业取得突破,使无通丝电子提花机成为高端产业用纺织品的首选机械,开拓无通丝提花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领域,创造有颠覆性创新的新技术、新设备。(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