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商们正在面临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正在经历国内经济增速换档和机构调整的阵痛。
“经济增速恐怕回不去了!”无论政府决策层或是企业经营者都这样认为。
6月27日,在一年一度的舟山群岛新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会议暨企业家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企业家们讲述了、与前形势下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焦虑、困惑,就“拼搏、诚信、创新”话题展开思想的碰撞和对话
观点很一致:在新常态下, 舟商们正在面临新经济的新挑战,正在经历国内经济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阵痛。
所谓新常态即是按经济规律办事,那么舟商们将使出哪些“大招”来应对新常态?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很多一段时间内,舟商们需要通过一系列吐故纳新的动作,以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节奏。
事实上,探索与变革已经开始。
舟商的困惑
“作为企业老板一时之间还是难以适应新常态的这种模式”森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坚定说。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水族箱的传统制造企业,这几年来森森正在经历“互联网+制造”的变革,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建立全国物流仓储网络,缩短中间零售环节,实现销售渠道的扁平化。
“传统产业必须跟互联网连接,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革新。”作为企业掌舵者,林坚定-直在密切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动向,即便如此对于习惯于埋头苦干的传统制造业来说,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并非可以拿来即用。
“在当前市场产大于销的竞争格局中,线上销售最大的竞争力依旧是低价。”让林坚定困惑的是,经过几年的线上布局及运营,通过对大数据分析,他发现高端的产品定位并不足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相反低价策略则可以很快地实现销售额提升。
然而,低价造成的后果是日趋摊薄的利润空间。“按照二八定律,目前线上销售的产品80%都是亏本的,只有20%在赚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下‘互联网+’模式是否适用于传统制造业?”对于林坚定的困惑,舟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立军认为,“互联网+”肯定有作用,但确实不能过于夸大,德国的工业4.O是以其深厚的工业为基础,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市场需求未来也不会明显增加,唯有不断提升品质,主攻高端市场,智能制造肯定是主要途径。
传统制造业“爬坡过坎”过程艰难,互联网作为新抓手乃至全新的经营思维,是转型升级闯难关的“利器”,但也正因为其“锋利”,掌控不当必定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现在任何行业都逃不过互联网,传统制造业跟互联网结合是未来的方向,我们可能还没找对门道吧。”尽管有抱怨,林坚定对新常态下“互联网+制造”的探索还在继续。
与森森有同样困惑的还有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陈亚维。
一直以来,三盛集团主要以房产板块和海运板块为主,海运跟着投资走,房产跟着销售走,两架马车在调解过程中比较平稳,但是近两年来,投资也不行,销售也不行,对集团发展造成了很大压力。
在陈亚维看来,以往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政策性干预越多,市场不理智累积的因素越多.新常态回归市场经济,产品总量供过于求,价格下滑是必然结果。
“目前正处于结构性凋整阶段,今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一线城市中的核心区域房价仍有上升趋势,但是不会大幅度暴涨,市场竞争必定越来越激烈:应对以上种种不利因素,集团决策层决定将今后开发的重点放在改善型、优质型住宅产品上”。
创新的力量
应对新常态下的困惑,创新或许是企业逆势发展的良策。
“创新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更是企业团队的创新。”这是舟山市正源标准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仲岳的观点.
作为一家专业制造风力发电等配套螺栓螺母的标准化生产企业,正源主要涉及6兆瓦、7兆瓦风力发电方面大型紧固件及海洋钻井平台、石化化工、核能核电配套紧固件研发与生产。
对于企业能在新常态下持续发展的秘籍,林仲岳有自己的“三字经”:即超、稳、强。
稳指的是现在整个经济情况下,每个人都说很困难,但是还是要做到稳,特别是在融资方面一定要适度融资;强指对行业内自己的特色产品要有自信,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发展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员工的精神气最重要。
“三字经”中,林仲岳认为超字应放在首位。“现在从生产流程到物流控制再到销售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去掌握,因此对人才的培育最为关键,我们每一年都会有‘一带一路’,即一年收一带,一年研一带,一年看一带。很多东西我们需要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然后转化成为适合自己的。”
要在新常态下扎稳脚跟,还需要对未来的企业发展制定出详细的战略方案。
“在新常态下,我们正在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布局。”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贺剑安介绍说,“我们试图通过布局大港口抢占一部分市场场份额。”
就在今年5月22日,舟山港发行了7亿元的企业债券,成为今年1月份证监会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来,首单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也是首单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俞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