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学习见勤恳
1996年5月,刚走出技校大门的王舟杰带着理想、带着渴望、带着激情踏进了舟渔公司渔轮厂的大门,正式成为一名修船工人。从此,他和管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弹指一挥间,经过近20年的风雨磨砺,他伴随公司的持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成熟,接近自己的人生理想,从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逐步成长为一名管子主修师傅。是为修船事业奋斗的理想吸引他,是企业造就了他,为他搭建了不断超越的平台,给予他众多的机会,让他在磨砺中逐渐成长,在奉献中不断成熟。
王舟杰是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学一行的人,从普通管子工到管子主修师傅,成就他一次次勇挑重担,守土有责。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从心底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干一番事业出来,做一个对企业有贡献的人。他每天总要挤出时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他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常常在工作现场,虚心向老师傅、老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工作流程,掌握管子修理等技术,他经常说:“搞好修理工作,除了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际。我的体会就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遇到问题就钻,遇到难题就请教行家。”
用心工作见真诚
进入这一行,对于苦、脏、累,王舟杰早已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光凭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要当好一名出色的管子修理工,需要的是过硬本领和技术。因此他跟着师傅抢着干活,不懂就问,师傅看着他这么努力、认真,悉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每年的12月至次年6月,是渔轮厂鱿鱼船修理高峰期,亦是一年之中最繁忙的季节,“咚咚锵锵”声在船头上此起彼伏,许多管路老旧的鱿钓船给维修工作带来了一道道难题。
去年7月份,深圳联成711轮进厂修理,那对王舟杰来说可是一次深刻的记忆。711轮上都是不锈钢管道,整个机舱管道都需拆到岸上保养、更新,而且船方要求高,王舟杰带领他的同事边探索,边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用一种新式的焊接技术,经过一星期的解体维修和装配,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当时正值高温季节,在高达50多度的机舱里,为了赶工期,他每天在管道里杀个几进几出,干得人足足消瘦了好几斤。船东夸他技术好、负责任,但他深知自己这几个月的艰辛。
今年4月,舟渔807轮冷冻舱管道泄漏,致使氟利昂外泄,作为一名主修师傅,王舟杰和他的伙伴们接受了任务,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破裂点,否则会影响修理周期,影响其他工种作业。他早上不到5时就来到船上,因为这时是查漏的最佳时间,其他工种人还没有上班,整个船厂沉寂一片,能听到泄漏的声音,他用应急灯不间断地检查,用双手整个冷藏室的管道都一段段细致地查了一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很快修复了泄漏。
淡泊名利见奉献
王舟杰先后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和公司级先进工作者。面对荣誉,面对名利,他淡然一笑,而面对家人,他却有满心的愧疚。他深爱着自己的岗位,也深爱自己的家人,可每当家庭与工作发生矛盾时,他总是出现在生产现场,更是在空余时间默默为家庭多做一些事,减轻妻子的负担。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对企业的无限忠诚。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用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情怀。
王舟杰告诉自己:“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一颗棋子,从你跨进企业的那一刻起,无论在什么岗位,你都要承担一份责任。对我来说,这份责任就是热爱这个岗位,不找借口、主动工作、用心落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舟渔公司 海子)